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反对票走高 增加财政透明度呼声再起

作者:李国生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3-16 22:33:08

摘要:反对票走高 增加财政透明度呼声再起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国生 北京报道

   3月14日上午10时12分,北京人民大会堂,十一届全国人大的到会代表按下了表决器,对《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关于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10时13分,工作人员宣读表决结果,赞成2291票,反对438票,弃权131票。
    很快,微博上有网友算出了赞成率:80.1%。这一数据创下了5年来的新低,2008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表决预决算案时,赞成率是84.1%,之后3年的赞成率分别是84.7%、85%、83.3%。
    “预算还不够透明是这次预算赞成率低的主要原因,同时,近年来政府推动预算公开也增强了代表们管理国家钱袋子的意识。”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刘剑文评论这一现象时说,“这么多代表投反对票和弃权票其实是个好事情,这可以让政府更加坚定预算公开的决心,形成一种倒逼机制,财政民主的未来不远了。”
预算公开有多远
    2008年5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后,我国的财政公开建设迅速推进。但是,财政透明度离保障人民的知情权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
    蒋洪教授所在的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包括今年连续4年对我国31个省级政府财政透明度进行了调查,每年5月都要将调查报告正式出版发行。“2009年是第一次,31个省级财政单位平均得分21.84分(100分为满分),那是一个很低的水平。2010年是23分多一些,去年估计25分左右,虽然有所上升,但仍是在一个低水平上徘徊。”蒋洪认为。
    2010年,政府有关部门就预算信息公开工作下达了一些文件,其中令人关注的是国务院办公厅于1月12日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国办《意见》)和财政部于3月1日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预算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财政部《意见》)。
    蒋洪认为,这两个《意见》做出的某些具体规定并不能很好地实现预算公开的初衷,有些条款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对预算公开构成障碍。
    “财政部《意见》第二条(一)款规定‘各级政府财政部门负责本级政府总预算、决算的公开,各部门负责本部门预算、决算的公开’。各级政府财政部门负责本级政府总预算、决算的公开是应该的,然而,它们在信息公开上的职责不应仅限于此。各级政府财政部门负有审查和监督所属各部门预算的职责,必定能够取得并且需要保存各部门预算,由财政部门将这些部门预算以统一、集中的方式向社会公开应是最为有效的。财政部《意见》第二条(二)款规定,将改革以来已经纳入预算体系的社会保障预算、国有资本收益预算都排除在公开的范围之外,从政府层面上来说预算是不完整的。”蒋洪不无忧虑地说。
    “预算公开有个逐步的过程,其实质是实现财政民主,阻力很大,但还是需要有关部门下很大的决心。预算公开了,收入分配不公、官员贪腐、滥用职权等问题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刘剑文说。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纪委原副书记刘锡荣告诉《华夏时报》记者,预算公开刚刚起步,离全国人民的要求还有不少距离。虽然有问题,但这是一个过程。
最多是“中改”
    2011年1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听取了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受国务院委托作的关于预算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预算法修订草案第一次审议。但由于此次会议未对外公布草案的任何信息,被舆论指为“闭门修法”。
    “我到现在也没见到这个最新的草案。”刘剑文说,“不过据我所知,这次预算法不可能大改,最多就是‘中改’。2006年草案版改动较大,2010年版则改动小得多。目前,人大审查预算的问题,一是只有书面预算报告,不像2006年前在会上宣读,口头报告可以让代表更好地理解内容,更好地审查。”
    另外,预算公开的账本不够细,应该有《收入分类账》、《支出功能分类账》、《支出经济分类账》三本,一号账本类、款、项、目,但准确性、真实性能不能做到?二号账本只有类、款、项,三号账本只有类、款,估计很多人大代表读懂都成问题。
    刘锡荣说,预算法修订今年不一定能通过,但财政收入要全部打入预算。现在财政收入有很大一部分是预算外收入,比如政府的基金性收入、各种收费、国有资产经营性收入,包括去年3.1万亿元的土地出让金,“都谈不上预算监督”。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听到很多学者都认同一个道理,那就是预算法修订应当调整人大和政府的预算权能配置,“但能否赋予人大对预算法的修改权、调整权,现在很不乐观,我们还要继续呼吁。”一位不愿具名的学者说。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