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专访

作者:马广志

来源:

发布时间:2011-11-11 19:59:05

摘要: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专访

“免费午餐”模式可以复制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马广志 北京报道

   从“免费午餐”到国务院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舆论普遍认为,民间探索获得政府接棒,对民间公益事业的发展是极大的鼓励。民政部社会福利司前司长、北师大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更是称之为“中国慈善史上的一件大事,就是欧美一些国家也没有”。近日,他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当下社会而言,这是民间与政府良性互动的范例。“是有普遍意义的,是完全可以复制的。”
“免费午餐”
是一个成功的政策倡导
    《华夏时报》:从“免费午餐”到国务院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您说这是“慈善史上的一件大事”,在微博中甚至称之为“世界慈善史上最为成功的范例!”为什么?
    王振耀:“免费午餐”项目是由一个民间组织发起的慈善行动,短短半年时间就改变了国家政策的走向并惠及到千千万万农村孩子。时间之短,效果之大,在欧美等国也找不到这样的先例。无论是从民间与政府良性互动上,还是在开启政策倡导上,以及在公共政策的制定方面,都是中国慈善史上前所未有的,对于世界公益慈善事业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认为,这应该引起民间公益的对照反思,也期待出现更多的政府与民间良性互动的案例。
    《华夏时报》:很多人还意识不到什么是政策倡导。
    王振耀:是的,很多人以为倡导就是以身作则,就是道德至上,其实不是这样的。政策倡导通常都带有明显的公益目标、公益价值观和创新性。比如说,在整个过程中,邓飞等参与者们没有抱怨、指责和批评政府,自己只是无怨无悔地去做,而从来都不说这是谁的错、应该由谁来担责。可以说,正是民间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理性对待而非对抗,让政府切实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善意,制定决策并最终变成国家行动。
    “免费午餐”转变为一项政策倡导而不再是单纯的公益活动,这个转变是自然发生的。因为政策倡导是指向公共利益的,而维护公共权益则是一种公民意识。这也让我们看到,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不仅仅是官员的事,更是多方利益的互动与博弈过程,一个普通公民完全可以成为政策制定的有力推动者。
    《华夏时报》:许多人为国家能接棒“免费午餐”而叫好,但同时也有人质疑国家中央政策的约束力与地方政府的执行力。因为2008年农业部、教育部等国家七部委推广的“国家学生奶计划”事故迭出,“学生奶计划”完全走样,人们担心历史再次重演。
    王振耀:我觉得这种质疑和担心是必要的,因为民众对政府的公共管理保持警惕是现代国家的一种常态,同时也说明公众公民意识的提升。但需要指出的是,在政府接棒“免费午餐”后,公众尤其是媒体千万不要再回到传统的与政府的那种互动方式,只是不满、牢骚和批评,变成看客。
    我认为,今后公众和媒体对现代慈善应该是参与式监督,而非只停留在一般的、简单的追问上,比如对于某地有多少学生?拨了多少钱?是如何落实的?国务院下发了什么文件?财政部拨了多少款?等等,大家完全可以在网络上搭建一个公开的、透明的捐赠平台,这无论是对促进营养改善计划的健康廉洁,还是对政府工作的执行力,以及行政体制改革都会有极大的帮助。
“免费午餐”模式
完全可以复制
    《华夏时报》:以往也不乏类似“免费午餐”的关注儿童民间公益项目,但为什么都没有取得这样的成功呢?“免费午餐”模式是否可以复制呢?
    王振耀:“免费午餐”的实施可以说是一次多赢的社会变革,学生高兴,政府高兴,捐款者也高兴。而且它的成功原因是有普遍意义的,是完全可以复制的。首先,项目的设计对老百姓苦难的理解极为准确,“免费午餐”选择了公众普遍关心的贫困儿童作为关注点,这使得社会各阶层都易于达成情感的共鸣。
    其次,“免费午餐”是全国布点,网络覆盖,影响有多大!更重要的是,3元钱让一个孩子吃一餐,具体可感,并以此为标准通过网络招募,很有吸引力。现在连我老家河南省鲁山县的学校也有了(“免费午餐”),这给我很大的振动。
    第三,就是它借鉴国内国外慈善经验推出的创新手段,比如3元钱一顿午餐的准确测算,以及透明与规范化的探索,比如募捐手段的电子商务化,形成了一套非常健全的、透明的管理机制。
    《华夏时报》:同样作为发展中国家,印度在全民营养方面却走在了我们前面,这怎么解释呢?
    王振耀:印度我不清楚,但我知道泰国和巴西的免费午餐。泰国实行免费教育,10年前开始,全国小学生都可以吃免费午餐。我接待过泰国教育部督学,他不解地问我:“你们地震灾区盖的房子很漂亮,但是那里的学生为什么没有免费午餐呢?”
    我想这与我们的文化传统和理念有关,甚至与我国穷了几千年都有关系。由于长期贫困,我国公共福利的覆盖面非常小。现在我们经常听到“民生”这个词,说修铁路也是民生,建机场也是民生,把“民生”都虚化了,岂不知老百姓的大病救治,孩子们的免费上学,儿童的营养才是真正的民生之本啊。
    《华夏时报》:“免费午餐”汇聚了千万普通网友的捐款和巨大的民意,让我们看到每个公民都是公共事务的参与者,都是社会改变的有生力量。从当前的社会治理模式方面,您如何评价?
    王振耀:这个问题很深刻。每个公民都是公共事务的参与者并成为社会改变的有生力量已经成为普遍认同的社会治理模式。一个由公众推动的慈善才是真正的慈善,一个由公民共同建造的社会才是公平公正的社会。
    “免费午餐”的成功其实是“平民慈善”(不是全民慈善)的成功。涓涓细流终成大河,这是由千万大众细小的参与汇聚而成的巨大力量,这是任何富豪不能比拟的,不能相匹配的。很多国家的慈善都是如此,美国普通民众的捐赠占总捐款额的70%到80%。
    另一方面,“免费午餐”的成功也表明,在社会建设中,每个公民的手中都拿着很多“牌”,不但有参与的空间,也有创新的空间。汶川地震就让我们看到了来自民间的普通民众的巨大力量,正是他们的捐款捐物,才创造了奇迹。因此在对待社会问题和公共事务时,我们不要和政府对抗,也不要等,可以以理性、建设的理念自己动手先做起来,这样才能推动社会进步,才能真正改变历史。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