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发育难离政府扶持“混搭慈善”模式亟须监督

作者:于娜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9-02 19:26:03

摘要:慈善发育难离政府扶持“混搭慈善”模式亟须监督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于娜 北京报道

   中国慈善事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考验。近期,“世界杰出华商协会”再次引发社会关注。当非营利组织和企业,公益和市场化,民间和官方都搅在一起的“混搭慈善”已成为一种模式时,情绪化无助于厘清事实,更认真的态度是:“混搭慈善”为什么能够存在,而且蔚然成风?如何看待这种有违民意而不违法的行为?在现阶段,中国慈善事业,离得开混搭吗?
世界杰出华商协会样本
    世界杰出华商协会在其网站上的自我介绍是:“是以华商500强为核心,以华人亿万富翁为主体的全球性华商组织,旨在促进华商精英强强联手,和合共荣。注册地:中国、美国、英国。”据此看世界杰出华商协会仅仅是一个社会组织,尽管其又公布了在香港警务署的社团注册号为证,但实际身份更要复杂。
    一个大名头下面是一个庞大的组织体系,世界杰出华商协会包括投资公司、会员俱乐部、出版社、行业协会等林林总总29个分支,这还仅限于其在网站上公布的信息。另外若不是媒体报道,公众可能不会知道还有一个世界杰出华商协会有限公司。该公司于2005年6月10日在香港注册,公司法定和已发行股本为1万港元,创始董事是文齐国和刘勇,后文齐国于2006年2月15日辞职,现任世界杰出华商协会主席卢俊卿接手并获得5100股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就连卢俊卿本人身份也是五花八门,他自称为企业家,实际上他还是杂志社长、书画院长、“美丽经济第一人”,甚至还是扇子协会副会长等等。
    如此一来,世界杰出华商协会成了一条变色龙,需要公益时,就打非营利组织的牌子,需要赢利时,就打体系内公司的牌子,反正做什么都有理由。
    卢俊卿曾多次公开表示:“世界杰出华商协会是一个公益的非营利的平台,做了六年,没收过一分钱。”在被媒体披露大肆收取高价会费时,其在网站公告中辩称:“协会只从事慈善公益与非营利性事业,如与有关机构联合举办活动或会员俱乐部,协会只负责公益部分的服务,市场化服务部分由授权服务机构运作,授权服务机构负责对客户提供服务,收取相应服务费,并承担全部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
    由卢俊卿任董事局主席的天九儒商投资集团即是公告中所称的世界杰出华商协会授权服务机构,其又设有世界杰出华商理事会,所以卢俊卿称媒体报道之高价会员费都是该理事会收的,不是交给世界杰出华商协会的。
混搭模式蔚然成风
    除了身份混搭、公益和市场混搭外,混搭运作的关键是要想方设法和官方、政要搭上关系。在世界杰出华商协会的网站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协会主席卢俊卿与各国政要的合影,不乏美国前总统老布什、泰国前总理阿披实、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美国前国务卿赖斯等政坛名人,并有众多政要、名人、专家学者被列为其顾问。这些官方色彩、政府背景对于许多民营企业家具有相当吸引力。
    “政府到我这里搭台,企业到我这里唱戏”,至于企业的代价可见媒体曝光的一份《第六届杰出华商大会邀请函》,最高标准的贵宾席的收费每人高达88000元。贵宾席除了可享受免费食宿、专车接送等服务外,最大卖点应该是“在大会开幕式活动前,安排与国家有关领导人和其他贵宾小范围合影留念”。
    深谙混搭之道的并非世界杰出华商协会一家,受世界杰出华商协会被质疑事件影响,世界杰出华商联合会将举办杰出华商大会可能要延期。这两家机构不仅名字极其相似,运作模式也很类似。世界杰出华商联合会网站上介绍,其是由世界杰出华商成立的全球华商企业、企业家和企业团体的联合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是世界组织及各国政府联系华商的桥梁和纽带,是全体华商共同的家园。在其网站上,一些国内政要也出现在领导顾问名单中,但在公益慈善一项中尚没有公布任何信息。
    另据媒体报道,今年7月珠港澳(福建)八闽商会融协助招商与慈善于一体,异于多数民间商会,实行大胆“混搭”仿效港澳商会专业化运作助推珠港澳一体化。该商会还特别成立了慈善基金管理委员会,摸索慈善事业专业化的路径。
现阶段慈善发育难离政府扶持
    当人们怀疑如此“混搭”模式将公益和市场化搅在一起,难以保证监督到位,保证双方各自完全撇清,公益一方利益不受任何侵犯时,不得不思考的另一个问题是:如果没有政府背景和政府资源的支持,纯民间慈善真的能发展吗?
    事实上,中国所有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资源的支持。这是现阶段中国发展的主要模式。相对于利润行业的开放和发展,慈善事业起步更晚。在既缺乏慈善意识,又缺乏资金来源的情况下,强调慈善事业的“官退民进”,时机恐怕并不成熟。
    世界杰出华商协会聘请的律师团团长著名律师高子程认为,其慈善模式并不违法。法无禁止即可行,如果不违法而有违民意,该如何看待?单纯的否定,并无益于慈善事业的真正发展,必须更深刻地看到,慈善事业的发展,有一个渐进过程,民间慈善不可能一步到位。
    还要看到,在官办慈善走向改革的同时,民间慈善发展的契机正在越来越成熟。“壹基金”走出身份困境,转型为公募基金会,民政部进行社会组织登记改革,这些透露出共同的信号:未来民间慈善会不断放大,但同时会有更多的民间组织纳入民政体系。“混搭慈善主要是如何监督的问题,而民间慈善事业很多地方仍需改进。当前,提防浑水摸鱼者也是一个难题。”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说。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