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第三方支付牌照再掀资金“血统”波澜

作者:季小舟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6-17 21:04:18

摘要:第三方支付牌照再掀资金“血统”波澜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季小舟 北京报道

   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发放刚刚尘埃落定,不料又再掀波澜。
    博客网创始人、互联网实验室董事长方兴东6月15日晚间在微博中爆料:“腾讯财付通的牌照已经回收给央行深圳分行,央行责令腾讯整改。请大家考证。”
    腾讯财付通很快就此事辟谣称:“一、谣言,央行从未作出过类似通知;二、财付通自2006年开始就是纯内资公司;三、内部从未有过协议控股这一概念,也不清楚这一概念由何而来。”
为获牌照
争相转内资
    这一风波源于财付通通过协议被腾讯控股有限公司所控制的猜测。根据央行的规定,如果支付企业保持外资股份,申请支付牌照时就必须要等央行的另行规定,但目前第三方支付牌照并未对外资企业开放。
    此前,支付宝为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阿里巴巴集团将支付宝的所有权转让给马云控股的另一家新公司,变身为全内资公司。马云声称按照央行规定清除支付宝外资股份的举动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将财付通、快钱等一干第三方支付企业也拖下了水,协议控股这一问题在业界激起了轩然大波。
    继支付宝之后,银联旗下的银联商务公司为了变身内资血统,将三家外资股东股份转移给了内资公司,中信产业基金和雅戈尔接手了这三家外资股东的股份。
    在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看来,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交易相对银行来说更为核心,这一领域对外资的开放,甚至需要比银行等金融机构更加谨慎。
 易观国际观察家王鲲认为,支付宝拥有多达数以亿计的用户数据,并且这些数据包含精确到个人的消费特征、地域信息等敏感信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支付宝股权变更事宜,更加保护用户隐私。
 包括支付宝、财付通、银联商务、快钱等在内的27家金融机构已经获得了央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其牌照业务内容涵盖银行卡收单、互联网支付、预付卡受理三项。
 易观国际分析师张萌指出,对比获得牌照的支付企业申请业务种类和获牌业务范围,并非支付企业所有申请业务都获得批准,也存在某些获得支付牌照企业对于支付业务进行了部分调整,如银联商务、通联支付等5家支付企业的预付费卡的发行与受理业务申请只批准了受理业务,数字电视支付业务未获得批准。
银行角逐
备付金存管资格
 随着第三方支付企业成为“正规军”,各家商业银行也开始展开了对支付企业备付金存管资格的角逐。
 目前,支付宝已经正式宣布选择工商银行作为其备付金银行。监管层方面建议,支付机构所选的备付金存管银行需获得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或者银行总资产超过2000亿元,银行能有效监测客户备付金信息等。
 北京银联信总经理符文忠告诉记者,获得第三方支付备付金存管资格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存款规模等都会带来有利影响。
 符文忠认为,对获得第三方支付备付金存管业务的银行来说,支付清算所带来的中间业务收入规模,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和整体经济总量的提升,一定会带给银行越来越多的中间业务,最后会超过如今以存贷利差为主的银行盈利比重。此外,第三方支付备付金存管业务对银行自身特别是电子银行业务会带来一定影响。但第三方支付企业是对传统金融服务体系的补充,在支付企业与银行合作的过程中,双方呈现明显的竞合关系,从长期来看,这一竞合关系将动态变化,成良性发展。
    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备付金存管业务虽然对银行存款形成了分流,但当前此项业务能够分流的还只是“交易”功能,影响的主要是银行活期存款,银行定期存款是不受影响的。以支付宝沉淀存款为例,目前客户备付金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用户已经支付、但未确认付款的资金被转到支付公司备付金账户中,二是尚未支付的支付宝账户余额。据统计,日均余额仅在数十亿数量级,尚未对商业银行形成挑战。此外,第三方支付备付金存管业务的发展,使银行有了更多的潜在客户,可为银行增加新账户的开立,同时,支付方式的多元化,也减轻了柜台压力,为银行带来巨大的现金流及资金沉淀,进而增加了银行的存款规模。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