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袁纯清的“烦恼”

作者:杨仕省 胡志强 熊挺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5-13 22:28:30

摘要:袁纯清的“烦恼”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杨仕省 胡志强 熊挺 山西报道


    “袁书记最近忙不?准确地说袁书记一直就非常忙。”5月11日上午9点左右,山西省委办公厅会务处一位负责人在其办公室当场纠正本报记者的措辞。 
    “走路、吃饭速度都很快,每天离开办公室很晚,经常每天只睡5个小时。”这位处级官员明确告诉记者,袁书记比较重视媒体,但最近采访比较难。山西省委办公厅会务处负责处理大小会务事项,知晓领导的日常行踪。
    知情人士称,在陕西工作期间,袁纯清一直将山西视为赶超对象,就在离开陕西的去年,他的愿望终于如愿以偿,当年陕西以8186.65亿元的GDP总量超出山西近千亿。这迫使现在的袁纯清需要换位反思山西如何后发制人。
    袁纯清在官场的阅历甚为丰富,不仅有过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作的经验,到地方工作的时间已达10年之久,在陕西袁的官途一路畅达,先后出任陕西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省长。
“无为”治煤
    上任伊始,国务院正式批复山西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下称“综改区”,在这个充满希望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袁纯清任重道远。
    履新山西之后,袁纯清的“治煤”心情由此更为迫切。
    从去年5月31日到山西就任,6月5日起,袁纯清便开始对11市为期1个多月的密集调研,白天进企业、看园区,访农村、察民情,晚上听各地汇报,平均两天走一个市,时间安排得非常紧凑。
    “精力过人,年轻人都未必赶得上!”一位随同袁纯清调研的官员如是感慨。“袁书记到我们这里视察时,看得认真,听得仔细,决不是蜻蜓点水般走过场。”山西朔州煤管局一李姓官员告诉本报记者。
    经过缜密调研,去年7月29日的山西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袁纯清全面阐述了“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执政方略。袁纯清长达68页的讲话稿厚厚一大摞,近3万字。
    在陕西担任省长时,袁纯清就曾强调“要把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不是一味地挖煤,而是把煤变成煤化工”。陕西籍官员孙瑞向本报记者表示,袁对煤化工早已了然于胸。
    本报记者走访山西省多家厅级单位的负责人均表示,“袁书记治‘煤’思路很清晰,抓住了问题的核心。”
    在袁纯清看来,山西综改区的改革不仅要取道国内,更要放眼世界。德国北威州是德国经济最发达的州,在资源型经济转型方面取得巨大成功,鲁尔工业区是最优秀的代表。袁纯清最近实地考察了被称为“煤的故乡”的鲁尔工业区。
    “山西与鲁尔有相同的资源禀赋,鲁尔在资源型经济转型方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值得山西学习借鉴。”在双方举行的鲁尔区转型发展研讨会上,袁纯清就共同关心的资源型经济转型、接续产业发展、生态治理修复、企业及技术合作等问题,向德国深入交换了意见。知情人士表示,“这些问题正是袁纯清书记最大的烦恼。”
“左顾右盼”
    去年58岁时,袁纯清卸任陕西,临危受命奉调到一河之隔的山西出任省委书记。
    这位踌躇满志的新书记,除了要消化这份厚礼下的各种优惠政策外,为再造一个新山西,袁纯清提拔一批得力的地方官员。
    “在一地方视察时,袁书记发现对一官员的评价是‘稳重有余、闯劲不足’,一纸调令调换了该官员的岗位。”袁纯清身边的一位干部说。
    “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记者最近在山西走访的多个厅局,很多官员均称,对袁书记的吏治革新政策做好了准备,“要能够担当重任。”
    2010年底,在各市县组织部长会议上,袁纯清即兴发言称,“我们不是一个俱乐部,我们是先锋队……所以‘管’是题中应有之义,不是一般的管,应该严格去管。”为此,袁纯清常常事必躬亲,前往地市进行官员的考核。
    过去一年多,袁纯清在山西焦煤反腐中,处分两千多名官员的同时,一批有改革意识和能力的新官陆续被提拔。“在山西范围内,15名县委书记被选拔为副市(厅)级领导,对空缺的20个县委书记集中选配。”山西省委组织部一位官员称,袁书记整顿山西吏治,源于其“转型跨越,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执政方略。
    尽管袁纯清入主山西时间不长,难得做到对山西省情如数家珍。“省长,数字对吗?”、“厅长,是不是这样的?”、“局长,是25%吧!”回答记者提问时,袁纯清总是向其他官员求证。
    当然也有忘记的时候,“十一五期间,山西二氧化硫排放量为百分之十七点多,后面的尾数想不起来了……”在记者面前,袁纯清毫不掩饰自己忘记的数据。
    与一些习惯开会时正襟危坐的领导不同,袁纯清在会上“左顾右盼”,回答提问的同时还用自己的目光环视身边的官员们,试图获得他们的反馈与回应。“如果我回答的不全,请省长补充。”袁纯清先与省长王君眼神交流了一下,然后才娓娓道来。
    “我到山西工作后,和省长多次交换意见,首先第一条抓安全。”山西近年来力推的煤炭资源整合,山西从两千多个煤矿整合到了1053座,对扭转安全生产形势功不可没。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