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祁斌:中国资本市场改进方向

作者:祁斌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2-25 08:59:57

摘要:祁斌:中国资本市场改进方向

  祁斌

  尽管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的资本市场在很多方面还是非常落后的,具体表现在市场化机制、市场文化和市场结构等多个方面。

  举个例子说一下市场文化。全球比较成熟的市场文化,平均换手率大致是100%,一只股票一年倒腾一次;韩国市场比较夸张,换手率是全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韩国人比较投机。

  有多么投机?韩国人搞了股指期货、股指期权后,创造性地放到超市卖。你去买洗发膏,售货员会问你要不要股指期货。一下子,韩国的股指期权交易量达到全球交易量的60%。所以每次国际上发生金融危机,韩国市场一定是亚洲第一个出问题,为什么?韩国市场太投机。

  但韩国人碰到中国人,小巫见大巫。2007年,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投资者平均换手率是927%,深圳证券交易所换手率是987%。老百姓不放弃任何的赚钱和套利机会,天天勤勤恳恳参与资本市场。中国人推出股指期货产品,交易了20天,交易量超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总和。

  这样一个市场,好的一面,是有无穷的动力,人民群众有热情。一个市场没有热情、没有流动性不称其为市场,太有热情,流动性太高,则可能会崩溃,所以要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怎样合理引导这样一个市场健康发展?对监管者、对每个市场参与者来说,都是严峻的挑战。

  资本市场在经济转型中必须担当重任,而这个市场又处在这样的发展阶段,有这样的特点,也还有很多的不足。那么怎么办?我认为要从三个方面去不断改进:一、提高市场效率;二、扩展市场边界;三、推进国际化进程。

  提高市场效率

  首先要进一步改革发行体制。中国经济今天有一个结构性的缺陷,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一方面有大量的企业要融资,成千上万的企业哭着喊着要融资、要上市,另一方面,有成千上万的老百姓哭着喊着排队买房子,找不到投资机会。这有点像中国社会另外一个怪现象,一方面,有成千上万的大龄男青年,另一方面,有成千上万的大龄女青年,就是都找不到对象。为什么?中介不发达。中介是谁?就是市场,资本市场。

  前一阵我去浙江开会,当地的领导和我们吃饭,说浙江有个怪现象。改革开放的初期,全中国人都欢迎浙江人,浙江人有钱,来投资。但是现在全国人民都怕浙江人,浙江人炒房子,把房地产市场炒垮了;炒矿山,把矿山炒塌了;现在开始炒棉花、绿豆,搞得国家统计局很紧张。我在浙江参加一个金融论坛,我和他们说,你们浙江人有意思,改革开放30年好不容易挣了些钱,非要到山西去炒煤矿,你们家的邻居就可能在创业,可能就是下一个马云。因为没有这笔投资,就失去了成为马云的机会。而你因为没有投资于他,就失去了分享下一个马云的成功机会。所以,这些浙江资金的出路在哪里?无非是PE、OTC、资本市场。推动发行体制市场化改革有利于解决这些问题。

  除此以外,还要完善并购机制、丰富交易品种、防范系统风险。在美国历史上的重工业化时期,曾经出现过大量的并购,到了成熟期,2000年前后,一年的并购案例在5000起左右。今天,我们的并购举步维艰,各种制度安排都不是很有利于市场化的并购。河北省的钢厂把河南的钢厂并购了,河南有什么好处?GDP少了,税收没有了,干部不能安排了。所以可以想见会有很大的阻挠。我想,这个市场的并购,可能应该是市场无形的手和政府有形的手共同推动,才能顺利推进下去。

  扩展市场边界

  2009年推出了创业板。创业板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也有各种各样的评论,这很正常,任何新生事物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这种关注也使得创业板市场得以继续改革、完善。

  二战结束之后,世界经济生活当中发生过两件大事:一是中国的改革开放,改变了世界经济的版图;二是1971年美国推出纳斯达克市场,引领了唯一一个大国经济从制造业走向了创新经济。2009中国推出创业板,会有同样的效果。10年后中国的GE,可能就出现在这个市场上。

  场外交易市场也要加快建设。现在中国股份制公司有12万家,上市的也就2000家多一点,如果证监会的同志不吃饭、不睡觉,使之翻上十倍,达到2万家,那还有10万家。从市场化结构来看,也不是很合理。

  美国资本市场经过将近两百年的演进,纽交所达到2800家上市公司,纳斯达克有3100家,报价牌市场有4000家,粉单市场有9000家,灰色市场有6万家,底下还有portal market。我们的结构正好相反,主板有1500家上市公司,中小板有500家,创业板则是131家,中关村代办转让系统115家,下面没有了。

  我们是一个倒金字塔悬在空中。尽管这样的结构是因为这个市场的发展路径所致,但如果一个国家博士后特别多,却没有小学生,这样一个结构是很不稳定的,不利于长期的发展,所以一定要加快场外交易市场的建设。还有债券市场、PE市场的建设。

  推进国际化

  资本市场国际化越来越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一是行业自身的要求,我们制定资本市场“十二五”规划,和券商、基金公司分别在深圳、上海两地座谈,两地的机构不约而同提出的第一条都是主动要求国际化。为什么?到了这个阶段了。

  发生金融危机雷曼倒下的时候,中国一个国有企业的老总,给我们一个券商打电话,说你们为什么不收购雷曼?这个券商,应该说是中国第一流的券商,它的老总和我们说,当时他心中一阵苦笑,别人可能觉得我们挺光鲜的,只有我们知道自己有多差。他的判断是正确的,雷曼随后被野村收购,野村收购两年后的今天,雷曼的人在管着野村的人,为什么?因为野村的人不懂国际业务。

  二是中国经济的国际化倒逼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中国经济走向国际,过去几年发生了两件事,一次成功,一次是失败。

  失败了的是中铝收购力拓,完败告终,国内舆论一片哗然,说“帝国主义”耍了很多阴谋。“帝国主义”是肯定要耍阴谋的,它不是白求恩,关键是我们怎么应对。应对的过程中有一个细节,力拓聘请了全球最好的五个国际投行,我们没有请国际投行,我们请国内投行。所以,中铝出海已经注定要失败。为什么?没有资讯,不会定价,能不失败吗?

  吉利收购沃尔沃,倒是成功了。在最后22亿美元的融资方案中,有商业银行,有美国的高盛,独独不见中国资本市场的金融机构的半点身影。

  所以说,中国资本市场服务于中国经济的国际化进程,还任重道远。

  本文从其2010年12月在“第一财经金融峰会”上的发言摘录整理而成。未经作者本人审定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