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海外资金慑于QFII审批难度

作者:付刚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08-12-13 21:50:00

摘要:海外资金慑于QFII审批难度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付 刚 北京报道

    QFII的审批之路就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让众多想投资A股的海外投资者不得不另辟蹊径。
   “尽管今年3月开始,QFII资格审批加快,中国证监会也在12月8日公布批准了大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QFII资格,使得今年获得QFII资格的机构达到20家,但这样的速度依然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
    12月10日晚,一家来自欧洲的机构投资者负责人无奈地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他们现在很想投资A股,可审批时间太长。
    《华夏时报》同时获悉,不少海外投资者不想错过目前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机会,只得“曲线救国”,改为杀进香港股票市场。以色列最大的私募基金Infinity旗下拥有3亿美元投资资金的I-China Fund,最近不但继续积极在中国寻找私人企业投资项目,更打算投资在香港的内地上市公司;此外,近期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的名字也频频出现在香港联交所的股权变动公告中。
    在国内一些学者看来,海外投资者对H股的投资热情将可带动H股复苏,进而能推动A股上涨。他们同时建议,应进一步鼓励中投公司投资香港市场。


上市公司更便宜
    虽然众多经济学家、大型研究机构都分析认为中国经济最坏的时候还未过去,但市场中总是会有先知先觉的投资者涌现。
    主要帮助以色列企业寻求进入中国市场管道的Infinity,最近让旗下在今年7月刚完成集资的I-China Fund基金改写了托管指引,允许I-China Fund的资金投资上市公司,这意味着,I-China Fund已经从私募基金变身成PIPE(Private Investment in Public Equity),即可让私人资金以市场折让价投资于上市公司。
    《华夏时报》调查了解到,这种变化背后的原因在于,现今很多上市公司已比私人公司更加便宜。
    在Infinity投资总监许威东看来,从管理成熟度、增长潜力、作价等方面来看,很多香港上市公司比私人公司更加便宜。“这些上市公司在金融风暴下本来正好可以大展拳脚,进行并购或者分拆,但股票市场却不能为其提供足够的资金。”
    许威东透露,Infinity打算以投资港股为主,因为投资A股,往往需要较长的审批时间。
    引起记者注意的是,I-China Fund似乎并不是唯一在近期锁定香港市场的基金,作为全球知名的主权财富基金之一——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最近也频频出现在香港联交所的股权变动公告中。
    记者查阅香港联交所的数据发现,GIC于11月19日增持首都机场312.6万股,持股量由20.91%增至21.07%;11月21日,增持上海电气133.4万股,持股量由4.96%增至5%;11月25日,增持中海油田66.4万股,持股量由4.97%增至5.02%。
    此前在10月份,GIC也有增持H股的动作:10月20日,GIC买入420万股上石化H股,持股量由6.82%增加至7.0%,成为上石化最大的H股股东;10月21日,GIC增持11.2万股联华超市,持股量由4.99%增至5.04%。


加强H股投资呼声盛行
    在PE(私募股权基金)界看来,GIC国际投资经验丰富,且有强大的研究团队,在目前香港股票市场股价较低的形势下,GIC集中增持H股,显示出其加强投资中国的意愿非常强烈。
    记者注意到,事实上不仅是海外投资者有增仓H股的行动,最近国内学界呼吁内地资金加强对H股投资的呼声亦十分盛行。
    不少学者建议,中投公司应把战略重点从美国转到香港,购买当前质优价廉的H股公司,这些建议甚至进一步提出中投公司应动用的资金额度在500亿美元左右。
    在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看来,尽管香港股票市场60%的上市公司市值都是来自内地的H股公司和红筹公司,香港的经济也主要由内地支撑,但在金融体系、货币体系上,香港完全是和美国货币、金融体系一体化。
    “如果说在中国相对较为独立的背景下,次贷危机仍然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的话,那主要是从香港传递过来的,因为香港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桥头堡。所以,搞活了香港这颗棋子,对外可带动美国等国家的资本市场,对内可以和A股产生良性的互动,而不会通过香港的管涌,把境外的风险传递到境内来。”
    刘纪鹏强调,中投公司等内地资金若购买H股,将是从香港资本市场上传递中国对海外资本市场出手相帮的举措。
    此外,更重要的是,H股的复苏能够带动A股的上涨。“打好香港这一战,就迈出了盘活全局的重要一步。”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也建议用外汇储备购买香港的H股。易宪容认为,发行H股的公司是中国素质最好的企业,用外汇储备买H股,不但投资风险比买入美国国债低,也可以对港股起到刺激作用,并透过刺激H股表现带动A股市场反弹。
    他强调,倘若内地股市向好,对刺激内需政策更能事半功倍。


借H股之力“拯救”A股
    对于中央以外汇储备购入H股的建议,英皇证券研究部主管沈振盈认为此举可行。
    他向记者指出,H股目前相对A股而言更便宜。据他们估算,H股目前的市盈率为6.3倍,低于A股14倍左右的水平,离2001年创下的6.2倍历史最低水平仅一步之遥。此外,除了价格上的优势,随着人民币汇率近期掉头贬值,与美元挂钩的港元在币值上也得以“取胜”,进一步使得H股较A股更具吸引力。
    沈振盈强调,倘若中投公司等资金能吸纳H股,相信会对港股市场整体股价起到刺激作用,绝对可利好港股走势及投资气氛。
    敦沛金融投资研究部主管郭家耀也向记者指出,从估值角度来看,港股确实较A股更值得投资。
    他们向记者强调,由于历史原因,A股一直对H股保持着溢价。在牛市时,A股的高溢价会成为H股向上的牵引力;而在熊市时,H股的折价会拖累A股的走势。
    现阶段,香港市场极度低迷,最新的A-H股溢价指数接近140%,A-H上市公司的价差也在迅速扩大,比价效应对于A股市场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压力骤现。
    在他们看来,由于香港的国企指数和上证指数存在较为显著的相关性,并且相关程度自2005年以来不断提高。2005年,国企指数与上证指数的相关系数仅0.3,而2008年,两者相关系数已达0.6。这使得通过港股“拯救”A股的可能性逐渐加大。
    此外的一个因素是,H股相对A股“好救”。
    “港股的制度更加健全,这有利于管理层通过各种金融工具托市。此外,香港缺乏实体经济,其经济支撑主要是以经贸、旅游、金融、地产等为主的第三产业,这也意味着它相对好救;最重要的是,A股存在的大小非问题是妨碍上涨的根结,无论是汇金还是大股东增持,都变成大小非出货的机会。”
    他们向记者强调,通过H股来带动A股复苏,更能体现管理层的良苦用心。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