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中国应力挺西班牙解决债务危机

作者:郭田勇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1-07 21:40:57

摘要:中国应力挺西班牙解决债务危机

■郭田勇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与西班牙首相帕萨罗特会谈时表示,中方坚定支持西班牙政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作出的努力和采取的经济金融调整措施,坚信西班牙能够在自身努力和国际社会支持下,克服暂时的困难,稳定财政金融,实现经济增长。不仅对于西班牙,早在去年我国领导人就表示过对欧洲主权国家债券的支持。但是眼下市场投资者对于西班牙政府过高的财政赤字以及能否安然度过债务危机感到忧心忡忡。
    在金融危机中,欧元区各国经济复苏速度不同。德国、法国首先从衰退中走出来,经济刺激作用也取得了一定成效,而且经济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通胀苗头,因此两国倾向开始调整经济政策的方向,从过度宽松逐渐向中性靠拢。然而,此时的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由于经济过分依赖建筑业,导致其经济恢复难度大,需要的时间长,依然需要大量的货币刺激。由于德法两国在欧盟中的地位,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已经趋向于中性。欧元区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以及资本自由流动的经济架构,这种制度架构上的缺陷为主权债务危机的产生埋下了种子。当某些成员国遇到外部冲击时,它们难以根据其自身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等特点,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例如爱尔兰,其货币政策的任何变动都将被所引致的资本流动的变化而抵消其效果,本国货币丧失自主性。对外不能通过货币贬值来刺激出口,对内不能通过货币扩张来削减政府债务。因此在无法得到货币政策的刺激下,开启财政政策的机器加速运转,增大财政赤字,大量借债。大量的债务占GDP比例超过投资者忍耐限度导致市场信心下降,市场利率被迫上升,而利率的上升加剧了债务偿还压力,也加剧了融资难度,从而诱发了债务危机。
    在欧洲各国主权债务危机如此严重之下,我国政府还能继续坚定购买欧洲国家主权债务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
缓解我国出口压力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我国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外需下滑,抑制出口。由于欧盟是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对欧出口约占出口总量的20%。特别是,西班牙在人口上是欧盟第五大国,经济上在欧盟排名第四,是希腊的5倍,更是希腊、葡萄牙和爱尔兰三国经济总和的2倍。西班牙经济一旦崩溃,对欧元的打击将会是非常巨大的。如果危机进一步传染,导致其它国家,特别是法德等欧洲核心国家的主权债务出现问题,那么债务风险的敞口会急剧扩大。特别是如果出现政府债务违约,将使银行以及其它债权人因为蒙受损失而连锁性违约,甚至破产。因此这次危机对我国贸易冲击的影响不容忽视。
    此外,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给世界经济的复苏蒙上了阴影,从而间接地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这种机制主要表现在危机对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如美国、日本的影响。由于欧元贬值,使得美日的出口竞争力受到削弱,不利于其经济的恢复,也将对我国出口的增长造成潜在压力。
欧盟解决财政赤字的强烈意愿及欧洲经济的长期发展前景
    欧盟已着手解决成员国巨额财政赤字问题。为使公共财政能回到正常轨道上来,各成员国最迟必须从2011年起大幅削减财政赤字。具体措施包括:减少行政费用等公共支出、增加就业人数、对社会保障系统进行改革。一方面,增加就业对保持经济复苏十分关键;另一方面,降低行政费用和对养老金制度进行全面的改革,对财政的长期稳定将起到极大的积极作用。
    欧盟经济具有很强的增长潜力。虽然目前欧盟经济缓慢是一个不争事实,但其基本面良好。从内部来看主要表现在欧洲央行相对较低的利率刺激了工业生产和投资、盟内贸易持续增长和消费者信心回升等方面。从外部因素看,欧盟外贸形势出现好转,2010年1月-6月,欧盟27国对其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额都有上升。出口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巴西,达59%,对中国和土耳其的出口也分别上升43%和40%;进口升幅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为45%,从印度和中国的进口分别上升24%和22%。
    同时,欧盟经济的一体化优势减缓了外部不利因素的冲击。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内部市场的发达和透明、成员国经济互补性强和欧盟内部贸易活跃。目前,欧盟内部贸易已占其贸易总额的85%,对外贸易只占15%,内部市场的需求越大,欧盟受外部经济不利因素的冲击就越小。
    另外,当前欧洲各国均在进行劳动力市场和福利制度的改革,这将有利于企业劳动力支出成本的下降,可能对企业扩大投资起到提振的作用。从长远看,欧洲经济的发展前景良好,欧洲主权债券信用值得信赖。
外汇储备多元化
    去年年末,美国重启“印钞机”。美联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美元贬值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美出口和美国整体经济。但实行“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势必将冒极大的风险,巨量的货币供应量,必定会造成恶性的通货膨胀,资产价格飞涨,致使大量投机者进入市场,尤其是对能源和有色金属类价格的影响更为巨大,有可能造成比目前还严重的金融泡沫和经济泡沫。从全球市场看,“量化宽松”政策还将经济复苏成本转嫁于受金融危机冲击的其他经济体,并促使别国货币出现升值。此举对全球结算以及支付工具的美元打击巨大,同时会给持有高额美元资产的国家带来严重损失。
    因此中国再购买更多的美国债券得不偿失,欧盟成为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2009年双方贸易额达到3600多亿美元,特别是央行增持欧洲国债,可使一揽子货币中欧元的比重更接近贸易总量的比例,有利于合理的各币种比例有效汇率形成。购买西班牙国债除了危机中的援助以外,就是增加了外汇资产中的欧元比重。将一部分投资转向欧元区国家债券是更好的选择,既可避免外汇储备贬值的巨大风险,也有助于推进中欧的经贸合作,提升中国在欧盟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