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华尔街风暴冲击A股

作者:陶盈舟 马超彦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08-09-22 16:19:00

摘要:华尔街风暴冲击A股

华尔街风暴冲击A股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陶盈舟 马超彦 北京报道

    从次贷危机的爆发,再到华尔街投行们的恐慌性“逃亡”,这场金融风暴的威力让身在大洋彼岸的中国资本市场也清醒地意识到,“我们无法置身事外”。
    在爆出国内多家上市公司尤其是银行股持有宣布破产的雷曼公司为数不少的债券时,A股遭遇了一轮恐慌性的杀跌,沪指一举击穿了10年成本线。第二天,在经历了前日银行股引领的暴跌后,中国监管部门无奈地宣布推出单边征收印花税的政策。截至19日收盘,上证指数全线飘红,以9.4%的涨幅大涨179点,收复2075点,重新站在了2000点上。
    巧合的是,大洋彼岸的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也正在考虑一项解决信贷危机的新计划,它们将成立一家类似于信托救援公司的机构,为金融公司注入资金,清理坏账、负债。“如果这一措施成为事实,将会起到稳定金融市场的作用。”天相投顾全球资本市场研究组汤云飞对本报记者表示,“中美两国政府的一致救市行为显然会大大缓解金融市场的紧张状况。”
华尔街飓风
    连串的消息铺天盖地,在全球的投资者们还未理清思绪前,美林、雷曼兄弟、美国国际集团(AIG)、华盛顿互助银行、美联银行等因股价的暴跌而相继陷入困境。
    香港一家国际投资银行的部门经理张裕(化名),不幸地处在了金融风暴眼的中心。在2007年转战香港之前,张裕是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中的一员,享受着几十万美元年薪的优越生活。而现在的他却如履薄冰,“每天都有可能从公司裁员的名单上看到自己”,终日的忧虑和人心惶惶成了挥之不去的阴影,原先十几个人的部门,而今只有寥寥几个,“投资银行裁员真的像飓风一样,很快就能席卷整个行业,但谁也没想到这么快就到了香港”。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一针见血地指出,华尔街投资银行集体陷入困境其实只是次贷危机蔓延到整个资本市场的表现,“实际上就是滥发房贷导致次贷危机,而后蔓延又导致了这些打包发债的机构纷纷宣布破产或是出现财务危机”。
    在他看来,引起此次金融飓风的导火索莫过于美国房地产市场暴跌引起的次贷危机。“正是因为追求金融创新,所以才会出现膨胀过快的房贷和与之不匹配的监管力度,而这正是次贷爆发的根本原因。”郭田勇坦言,“因为累积的风险越大,爆发后的威力就越强。”
A股恐慌性杀跌
    据多家券商机构的统计,因为雷曼破产而殃及的上市公司多达十数家,其中银行股成了不折不扣的重灾区。
    在已经公布金额的上市银行中,招商银行宣布持有雷曼兄弟债券敞口共计7000万美元;工行持有1.518亿美元;中国银行集团持有雷曼兄弟及其子公司发行的债券7562万美元,而纽约分行则另有对雷曼兄弟及其子公司的5000万美元贷款和320万美元的贷款余额。
    悲观情绪瞬时蔓延了整个市场,9月17日,沪指盘中不断创出新低,最终收于1929.05点,轻松击穿10年成本线,随后更一度跌至1900点以下;而深成指受此影响也下跌193.55点,收于6680.06点。
    专家谭雅玲对此直言不讳地指出:“增长乏力的A股最大的问题就是一有风吹草动就自行出现恐慌性的杀跌。”而这样的行为很大程度上仅仅是投资者对市场信心的丧失。“听风就是雨,甚至在消息来不及确定的时候就出现盲目的抛售,可以说是A股市场难以克服的瓶颈,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谭雅玲如此表示。
    有数据显示,在今年7、8月份积极建仓银行股的机构中,相当一部分在9月份公布减息的消息后选择了集中撤离。16日,当雷曼兄弟破产事件浮出水面时,机构们更是近乎恐慌性“逃亡”地大肆沽售了25.7亿元。
    记忆犹新的是,当美国次贷爆发的时候,中国A股市场以超过40%的跌幅映衬出资本市场结构上的脆弱性以及弥漫的恐慌性心理,因为这个调整幅度远远超出了美国市场本身的影响。“心理影响往往会对市场的走势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难以克服,那么市场习惯性的恐慌杀跌将难以得到根治。”
中国金融业的自省
    对于刚刚在全球资本市场崭露头角的中国金融企业来说,国际知名投行的纷纷落马,恰恰给了我们回头自省的大好机会。
    现实的情况是,尽管众多的上市银行都持有破产公司雷曼的债券,但不幸中的万幸是,这些投资带给银行的损失几乎微乎其微,影响也远非此前想象的大。
    “持有雷曼债券的上市银行尽管数量多,但是资产头寸非常有限。”天相投顾汤云生向记者表示。在申银万国9月18日的报告中,银行业分析师姚晨曦认为:“从目前情况来看,即便雷曼债券这部分的资产完全损失了,也不会对公司的业绩带来太大的影响。”
    但分析人士同时指出,尽管目前来看对于上市银行的影响有限,但是一旦欧美金融企业出现大面积的破产,并不排除上市银行出现明显影响业绩的投资损失的可能,同时这一影响可能还将扩大到银行主营业务的开展以及资产规模的扩大。
    面对这种风险,郭田勇指出,目前中国金融机构的首要任务就是在金融创新的同时合理有序地控制放贷规模,“过度的金融创新,盲目降低标准甚至放松监管,正是这些华尔街投行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郭田勇如是说。在他看来,如果不是膨胀过度的资产和长期宽松的放贷标准,恐怕现今美国的金融市场难以积聚如此大的破坏力。
    “所以无论是监管还是放贷审核,每一个环节都应该警惕起来。”郭田勇告诉记者,因为缺少其中任何一环,带来的可能都是风险的成倍增加,甚至一触即发。
    而对于市场遇到波动就一味期待利好政策推出的心理,谭雅玲指出,上市公司尤其是金融业应充分意识到市场的规律,不要将资本市场沦为被政策导向左右涨跌的市场,“何况并非所有的利好政策都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谭雅玲表示,对上市公司而言,“我们做的最好的就是‘静观其变’,‘以不变应万变’”。

 


华夏时报订阅电话
北京(010-59250200)  (010-59250001) 上海(021)52890785  深圳(0755)81197099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局订阅电话:11185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