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关于涨停与跌停的两个故事

作者:笔夫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9-10 22:26:06

摘要:全世界终于省悟,所谓的欧元区银行业压力测试只不过是一个掩耳盗铃的游戏而已。两个月过去了,当人们松开那双捂着耳朵的双手,就又听见了清脆的铃声,那是欧债危机的警铃。

笔 夫

   全世界终于省悟,所谓的欧元区银行业压力测试只不过是一个掩耳盗铃的游戏而已。两个月过去了,当人们松开那双捂着耳朵的双手,就又听见了清脆的铃声,那是欧债危机的警铃。
    这次发难的又是美国人。这场斗争一直在大西洋两岸的伙伴间或明或暗地展开。据《华尔街日报》周三报道,欧盟银行业压力测试并没有将存在危险的政府债券包含进去,一些银行隐瞒了监管者所要求的风险头寸。文章还煞有介事地列举了欧洲各大银行所持高风险债券的情况。这一报道引起市场极大的关注,欧债危机在时隔三个月后重新进入投资者的视野。
    同时,银行业出现的最新情况已经引起国际银行界的警惕。来自20多个国家的银行业监管者周日将在巴塞尔再度开会,讨论提高银行资本金比率,即将讨论实施的监管协议使人们对银行业的现状再度忧虑重重,导致周二全球银行股大跌。国际上主要大银行均可能因为新的巴塞尔协议而受到影响。无独有偶,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本周直言,中国银行业目前正积累严重风险。这样的措辞在以往监管层高管的讲话中鲜有提及,使投资者不禁联想,中国银行业是否有众多公众还未知晓的隐情,因为公开的报表显示,一切都很好!不过银监会还是在不断地采取预防性措施,本周消息称拟推出银行拨备新规则,拟议中的新规则不仅是对银行本身的利润空间产生压缩性影响,更重要的是,可能会使全社会资金使用情况变得更加紧张,其功效视同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
    美联储周三晚上发布的褐皮书重提经济减缓的趋势,这份报告虽然肯定经济仍在从严重的衰退中复苏,但是强调从二季度末以来,经济减缓的趋势明显,这份报告的观点进而引出了一系列有关救市的话题。奥巴马总统决定投入500亿美元对美国一些老旧的铁路、公路和机场跑道进行修缮,以期以美国式的铁公机计划来增加就业,改善需求。不过,与中国人不同的是,美国人对于基建的热情远不如中国地方政府高,相对于其接近于10%的失业率而言,只可谓杯水车薪而已。至于奥巴马更为复杂的、针对个人和中小企业的减税计划,则仍是一件十分不靠谱的事情,因为它不仅要获得国会的批准,而且要将其转化成消费动力仍需要一个过程。
    中国8月份的外贸盈余大幅减少到200亿美元,大大低于7月份的280亿美元,一方面,由于美国中期选举临近,美国政府加大了对中国人民币的压力,为平衡贸易,中国方面主动增加了进口,尤其是由于国内农产品价格上涨,中国增加了大豆、豆油、白糖以及其它农产品的进口。顺差的减小将使国内的流动性压力进一步释放,对市场来说不能算是好消息。
    期货市场上,本周笔夫要重点描述两个最为惊心动魄的故事,希望我们能从这两个故事中探究出一点有价值的东西。
    首先来看最近两个交易日的天胶跌停的故事。在若隐若现的银行业利空的合力影响下,本周金融市场曾出现了惊险一跳,但是最终导致9月9日大跌的却并不是上述利空,而是来自一则监管传闻。当日,市场突然传来浙江某天胶大户遭证监会调查的消息,导致沪胶在短时间内被打到跌停板,几乎吃掉了之前十个交易日的全部涨幅,并且带领其它商品期货品种出现跳水,最终扩散到了股指期货和上证指数,市场一片哗然。
    对于前来求证消息的人,笔夫是这样分析的,如果传言是真,那么短期内至少对天胶及其相关品种会构成短期内的持续压力,该机构所持有的20000多手多头头寸将会逐步平仓,在这种情况下,恐怕短期内无人敢做多。如果传言是假,而这种假传言引发大跌则说明市场存在更大的利空,短期内也将面临下跌。
    实际上,从交易经验来看,在一轮上涨过后,单日群体性出现无征兆单边大跌,将导致多头筹码的松动,将会导致多空双方力量对比出现根本性变化。
    对于由沪胶引发的市场波动过于津津乐道,很多人几乎忘掉了本周另外一个更加让人惊心动魄的故事,那就是由于各地的限电停产所引发的周一钢材期价大涨。无节制的产能扩张已经导致一些主要重工业大省无法完成既定的节能减排目标,这样的压力以行政压力传递到了相关地方政府,在保产能还是保官帽的二难选择中,一些地方省份采取了粗暴的关停地方钢铁、重化工、水泥等工厂的措施,河北、天津、江苏、浙江等地均采取限制向三高企业供电的办法。上周末,河北等地钢材价格两天之内飙涨300-400元,周一市场一开盘,钢材期货一度冲击涨停,但在周四的大跌中也未能幸免于难,几乎被吞没了全部涨幅。
    地方政府以简单粗暴的手段来应付减排工作的现象说明,目前的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试图依靠结构调整扭转高耗能现状的努力完全失败,今后,在面对政府节能指标压力时,地方政府所能做的,只是以破坏整个生产秩序作为代价。
    这种情况不由得使人想起了奥运会之前,为给奥运一个蓝天,北京周边重化工业全部停产,相当程度上诱发了整个需求体系链条的断裂,当前的情况与当时何其相似!在不经意之间,可能给一个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埋下了伏笔。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