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美国二次刺激是否有效

作者:作者为空的文章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9-10 21:16:12

摘要:美国二次刺激是否有效

罗伯特·赖克:如何结束大衰退

“真正的问题关乎经济结构,而非商业周期。”——克林顿政府劳工部部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公共政策教授

   今年的9月6日肯定是多数美国人记忆中最糟糕的劳工节。私人领域的劳动力现在只剩下约7%有组织,大部分无组织的劳工要么失业,要么半失业,还有的前途未卜。劳工部三天前公布的就业报告显示,8月私人领域的就业岗位增加了6.7万个,但若要跟得上潜在的劳动力增长步伐,则还需增加至少12.5万个。
    美国的经济没有摆脱大萧条的吞噬力,所有标准的“助推火箭”都不管用。无论是美联储接近零的利率政策、债券市场上历史最低的贷款成本,还是政府推出的巨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和惠及中小企业的减税政策,都不足以让经济复苏。
    这是因为,真正的问题关乎经济结构,而非商业周期。除非消费者能在某个时候启动经济,否则任何“火箭筒”都不会起作用。但消费者现在已经丧失了购买他们作为劳动者所生产出来的商品和服务的能力。一段时间以来,他们的购买力一直落后于成长中的经济所能够且应该能够提供给他们的一切。
    这场经济危机始于数十年前的科技新浪潮。彼时卫星通讯、集装箱货运船、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让美国的雇主选用成本低廉的外国劳工和可代替人工的软件,从而不用再支付给一个普通劳动力相当于中产阶级的工资。因此,尽管美国经济不断增长,国内的小时工资却越来越低。一个普通男性工作者今天的工资,在扣除了通胀因素后,比30年前要少。
    但是,美国家庭多年来仍不断在支出,就好像他们的收入跟得上整体经济增长的脚步,这又进一步刺激了经济的增长。但美国家庭究竟是怎么撑过来的?首先,妇女纷纷加入了有偿劳动力大军。1990年代末,60%的年轻母亲外出工作,而在1966年,这个比例仅为24%。
    其次,延长工作时间。工资不涨,他们就通过增加工作量来弥补。截至2000年代中期,一个普通的男性工作者每年的工作时间比20年前多100个小时,而女性工作者则多出200个小时。
    当美国家庭无法再通过这两种办法挤出更多收入时,第三种办法诞生了,即举更多债。这似乎不算痛苦——只要房价还在涨。2002年至2007年,美国家庭从他们的住房中获得的收入达2.3万亿美元。
    可最终,债务泡沫破裂,第三种应付手段也随之一起消灭。现在,我们只能去解决数十年来一直都在回避的根本问题。就算每个人都有了工作,庞大的中产阶级手中的钱依然不够去买经济所能产出的东西。
    所有那些经济收益都去哪儿了呢?大部分都流向了上层。经济学家伊曼纽尔·赛斯和托马斯·匹克提在研究了1913年至2008年的报税数据后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1970年代末,美国最富有的1%的家庭拿走了全国总收入的9%;到了2007年,这1%拿走23.5%。
    收入如此地向一端集中此前最近在1928年出现过,这并非偶然。我不是在暗示这种令人震惊的流向直接导致了经济的急速下滑,但二者之间的联系颇为微妙。
    富人的支出占其收入的比例远小于其他阶层。因此,当这少数人不成比例地分配到更多收入时,经济用来增长和创造就业所需的需求就被掠夺。
    并且,富人不一定会将自己的收入和储蓄投资给本国的经济。他们会将钱送往能带来最高回报的地方——有时是美国,更多情况是开曼群岛、中国或其它地方。富人还会将他们的钱投资于其它大投资者往往也会喜欢的资产(大宗商品、股市、科技公司或房地产),这最终可能导致大范围的通胀。
    与此同时,当经济增长时,绝大多数中产阶级都自然而然地想提高生活质量。他们扩大支出促使经济持续增长,并创造了大量就业。至少有段时间,人人都有工作。但这种情形无法持续,到了某个时候,我们就得为这一切“埋单”,1929年和2008年就是现成的例子。
    这一次,决策者知道向经济注入大量资金可以避免金融灾难立刻爆发。但矛盾的是,这同时也解除了要进行根本性改革的政治压力。我们现在反而面临着持续且似乎永无止境的“就业大萧条”。
    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及其结果表明,只有一个办法可以让经济实现全面复苏,那就是通过更普遍分享的繁荣。反观1930年代,美国的经济结构被彻底调整。罗斯福“新政”确立社保、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加班涨工资、提供失业保险、赋予劳动者组织工会和集体谈判的权利、制定最低工资标准,这些举措创造了一个公平的环境。
    二战后的几十年里,美国还颁布了《退伍军人权利法案》及一大批提高公众高等教育、民权和选举权的法律,进一步减少了经济方面的不平等。许多这些举措的成本通过向富人征得边际所得税来弥补。美国的中产阶级分享到更多经济收益,因此能购买更多经济所能提供的产品与服务。这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并提高了就业水平。
    相比之下,2008年以后,在促进共同繁荣方面的作为少之又少。尽管医保改革又向前迈进了重要一步,但这还远远不够。
    还有什么办法能提高工资,从而刺激经济?或许我们可以考虑扩大收入所得税减免政策,让其惠及中产阶级,并以碳税支付其成本。或者还可以对纳税人的收入免征工资税,其成本由向收入在25万美元以上的人群征收的工资税来弥补。
    长远来看,美国人必须做好更充分的准备,在全球经济与高科技经济中领先。儿童的早期教育应该更普及,其成本只需向每笔金融交易征收区区0.5%的费用。公立大学应该免学费,作为回报,可以要求毕业生贡献其头10年全职收入的10%。
    还有一个举措,即为失去工作且不得不接受薪资低于从前岗位的新工作的劳动者提供“收入保险”,为其支付两年前后两份工作的工资差。事实或许会证明,这样的计划比延长失业救济更省钱。
    这些措施不会增加政府的预算赤字,因为它们的成本可以从其它地方找补。事实上,这些举措反而会通过让更多美国人重新得到工作、让经济重现增长,达到减少长期赤字的目的。
    促进共同繁荣的政策有利于促使经济出现更强劲、更可持续的增长,并且,可以惠及每一个人。富人占有一个快速增长的经济的一小部分,比其占有一个几乎原地踏步的经济的一大部分更富裕。这就是我们几十年前尝到过的“劳工节”教训,我们若再不记取教训,就会陷入“大衰退”。 (发表于《纽约时报》专栏)


保罗·克鲁格曼:欢迎回到1938年

“美国迫切需要更多刺激举措,但在公众心里,早先推出的方案无法促使经济出现令人信服的复苏,这让政府为创造就业采取的新行动遭到质疑。”——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与国际事务教授、《纽约时报》专栏作家

    金融危机重创美国经济,总统的政策将损害限制在了一定范围内,但这些政策太过谨慎,以致失业率仍居高不下。政府显然需要采取更多的措施,但公众对政府行动主义早已厌烦,并似乎打算在中期选举时狠狠教训一下民主党。
    这里说的是小罗斯福总统,时间是1938年。当然,几年之后,大萧条就结束了。但是,回顾1938年前后的这段时间,不但可以受到启发,也会感到沮丧。得到启发是因为,大萧条后的复苏驳倒了当前公众争论的主流声音。感到沮丧则因为,1940年代的奇迹很难再次上演。
    如今,我们本不应该重蹈1938年的覆辙。小罗斯福总统太早地收回了刺激措施,奥巴马总统的经济顾问承诺不犯同样的错误。但奥巴马的方案规模太小,时效太短,等于重复了小罗斯福的错误。结果,刺激措施实施期间,经济的确出现了增长,但就业率仍旧没什么起色——而且,这些措施即将结束。
    正如一些人担心的那样,政府最初推出的经济措施让自己、让国家陷入了一个政治陷阱。美国迫切需要更多刺激举措,但在公众心里,早先推出的方案无法促使经济出现令人信服的复苏,这让政府为创造就业采取的新行动遭到质疑。
    简言之,欢迎回到1938年。
    众所周知的是,1937年,小罗斯福决定接受削减赤字的主张,结果引发了灾难性的后果。但比较不为人所知的是,公众从随后到来的衰退中得出了错误的结论,他们没有呼吁政府再次推出“新政”时期的措施,因为他们已经不再相信财政扩张。
    看看1938年3月公布的盖洛普民调结果就明白了。在被问及政府是否应该扩大开支,以扭转经济的衰退形势时,63%的受访者认为万万不可。至于扩大政府开支与减少企业税收哪个更好的问题,只有15%的人赞成扩大开支,63%的人赞成减税。民主党在1938年的中期选举中惨败,失去了70个众议院席位,7个参议员席位。
    二战接踵而至。
    从经济角度而言,二战引爆了政府的赤字开支,其规模之大,平日绝不被允许。大战期间,政府的举债规模在1940年已达到当时GDP的两倍,约等于今天的30万亿美元。
    如果战前有人提议支出哪怕是这个数字的一小部分,都会引起今天这般激烈的争论。人们一定会警告这会导致沉重的债务和失控的通胀,也一定会说,大萧条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过度举债所致,并且,发行更多政府债券不可能解决问题。
    但结果如何?赤字开支造就了一段时期的经济荣景,为长期繁荣奠定了基础。拜经济增长和一定程度的通胀(减少了未偿债务的实际价值)所赐,美国公、私领域的总体债务规模大幅减少至GDP的1%。战后,美国经济正是在私营部门财务状况改善的情况下得以蒸蒸日上,而不必继续承担赤字。
    经济法则很明确:当经济陷入严重衰退时,平时的规则便不再适用。紧缩政策反会弄巧成拙,因为当所有人都同时努力还债时,就会导致萧条与通缩,债务问题反而更难以解决。相反,美国能够也必须通过支出来卸掉债务包袱——临时并充分地扩大赤字开支,可以解决此前因过度支出产生的问题。
    但同时,1938年的教训也说明这些远见实施起来何其困难。即使是小罗斯福执政时期,也缺乏为结束大萧条做应做之事的政治意愿。事实上,它的最终解决出于巧合。
    我曾希望我们这次能做得更好,可事实证明,政治人物与经济学者不仅几十年后仍未记取1930年代的教训,而且还执意重蹈覆辙。并且,这次中期选举的大赢家很可能就是当初带领美国陷入当前困境的同一批人,也是后来竭尽所能阻碍能让我们脱困的举措的同一批人。
    但是,永远记住:这种衰退有药可治。只需些许清晰的思路,和充沛的政治意志。但愿我们能在不太远的将来找到这些品质。

理查德·爱泼斯坦:不要迷信宏观经济学家

“劳拉·泰森和保罗·克鲁格曼这两位著名的经济学家总是在仰望星空,而他们本该脚踏实地。先来探究一下他们对所谓刺激计划‘成功’的古怪定义。”——纽约大学法学教授、胡佛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福布斯专栏作家

    在当前糟糕的局面下,对经济活动的监管变得十分重要,不能再将其托付给经济学家——准确地说,是那些洋洋得意、指点江山的宏观经济学家。劳拉·泰森,奥巴马经济复苏顾问委员会成员,断言首轮经济刺激计划已经成功,并敦促政府推出第二轮刺激措施,直到私营领域在“莫名地”陷入需求麻木后出现自我复苏为止。无处不在的保罗·克鲁格曼也在鼓吹着类似的论调。他说,更多刺激等于更多就业。
    不幸的是,这两位著名的经济学家总是在仰望星空,而他们本该脚踏实地。先来探究一下他们对所谓刺激计划“成功”的古怪定义。目前的失业率比刺激计划实行前更高。显然,成功的秘诀在于让失业率停止继续攀升。通过降低“成功”定义的标准,任何刺激计划都不再有失败的可能——只要还有比我们经历过的更糟的情况出现(而它们总是会出现)。经如此宽容的定义一衡量,就没有什么市场算得上崩溃,无论其结局曾多么惨。
    实际情况只会更糟,因为那些凯恩斯主义教条光宣扬扩大刺激的必要性,却不解释规模多大才算适量。收益递减原理适用于一切已知的人类活动,包括政府加大刺激的决策,然而泰森也好,克鲁格曼也好,对于刺激计划该何时退出、为何退出只字未提。
    以到期的失业保险政策为例。政府将其延长可在短期内缓解痛苦,但若将其无限延续下去,就意味着人人都不用再工作,因为一生的经济来源都已经有了保障。泰森和克鲁格曼不会接受这种荒谬的念头,可他们乐观的凯恩斯主义言论却回避讨论应该何时、如何从这个无底洞中抽身。
    泰森和克鲁格曼也都承认这类计划不可能永远持续。那么,假如第二轮经济刺激措施又失败了该怎么办?再推出第三轮、第四轮刺激措施?不管是泰森还是克鲁格曼,都不曾提出一个合理的退出策略,但显然,如果新的刺激措施再次失败,就会彻底扼杀私人投资,推迟经济复苏的步伐。这时,美国就会迎来日本式的长期滞胀。
    经济面临如此困境,我们必须另辟蹊径,必须做些什么提振低迷的个人需求。我有一个建议:政府彻底改掉停停走走的毛病,减少经济中的不确定性。我们需要稳定的经济政策,不管经济形势好坏都能发挥作用,这样就不必再设计和实施以前并不存在的退出策略了。
    要做到这一点只有两个办法。首先要对资本收益和高收入者执行永久性的减税政策,以此来激励美国生产效率最高的群体去投资、去创新。但奥巴马政府目前对这些举措怀有敌意,其害处之大,任何公共刺激措施都无法弥补。
    第二个办法正是泰森和克鲁格曼绝口不提的,即大幅放松政府管制、刺激增长,同时削减浪费的政府开支。任何监管方案都不如一项正确的财政或税收政策受欢迎。但是,无数坏政策的累积效应会给就业和经济增长带来极其不好的影响。
    因此,我认为奥巴马政府的措施没有一条是管用的。
    首先,药品和医疗仪器行业此时正面临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的困扰,后者认为,对新药和新仪器设置更多障碍可以保证公众的健康安全。该局先延长了新产品的临床试验期,又以愚蠢的“利益冲突规定”破坏了风险评估的质量。
    奥巴马政府还支持遵守FDA警告的医疗产品承担更广泛的侵权责任,并抨击目前为现有和新分子化合物提供的专利保护。如今,药品业的规模正在缩小,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作用十分消极。
    再看看住房市场。新屋开工和存量房销售陷于停滞,目前的政策对新购住房者一味地提供各种补贴,还对止赎程序大加干涉。政府的巨大权力阻止私人债权人取消拖欠贷款抵押品的赎回权。试问在这样一个市场,谁还愿意往外借钱?政府的“住房重新贷款计划”把事情弄得更糟。如果政府在已然失败的赌注上再加一码,经济前景就永远不会改观。
    还有政府的劳工政策。在一个正在衰退的经济环境下,支持较高的最低工资标准很容易会抹杀初级的工作岗位,支持工会很容易会刺激企业兴起向海外转移的念头,而对公共养老金不断增长的趋势袖手旁观,很容易就会造成州政府破产。在这三方面,奥巴马政府均不及格。
    上述悲惨的故事还可以在医保、能源、环境、金融、证券监管、商业政策、知识产权等各个领域都看得到。政府每行一步,我们都能目睹其不断收紧监管的民粹主义式的癫狂,每增加一层监管,都会消灭一些工作机会,扼杀经济增长。
    总之,搞垮经济的方法有许多种,政府采用的是将其凌迟处死,使任何刺激措施都无法将其救活。

(以上文章由兰晓萌编译)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