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建设多交易少 保障房意外遇冷

作者:李一凡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8-06 22:24:20

摘要:建设多交易少 保障房意外遇冷

本报见习记者 李一凡 北京报道

   事实证明,保障性住房并不是“救世主”。
    《华夏时报》记者从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上查阅的数据显示,1-7月,北京市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成交量达12384套,同2009年北京保障性住房成交总量21855套相比,7个月12384套这一数字并不值得骄傲。
    2010年是最新一轮楼市调控正式展开的一年,也是保障房开始“唱主角”的一年,光中央财政安排用于2010年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就达到632亿元。早在5月1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就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订了2010年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责任,调拨资金。从8月10日开始,中央将对各地的保障性住房任务开工建设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督促检查。
    在大规模的政策推动下,保障性住房的开工建设如火如荼。北京市国土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住宅供地中,73%是政策性住房用地,为1123公顷,占到了全年1250公顷保障房供地计划的90%。
    一方面保障房建设不断提速,另一方面保障房的交易却不温不火。在这一矛盾的背后,是不断显现的保障房制度的缺陷。
“不靠谱”的保障房
    “不靠谱。”土生土长的北京人翟石对保障性住房的现状并不看好。他告诉本报记者,保障房的位置一直是一个问题,5环以内几乎没有,想买还得排号。“虽然价格比商品房低,但是对于够条件买保障性住房的家庭来说还是比较高的。”他说。
    北京市经济适用房的申请标准按家庭人口而有所不同。以一个三口之家为例,经济适用房的申请标准就是:年收入在45300元及以下、人均住房面积在10平米及以下、家庭总资产净值在36万元及以下。而北京现在正在出售的经济适用房价格普遍在每平米4100-4300元之间,以一套70平米的经济适用房来计算,总价近30万,如果办理贷款,实际付出的总价还要远远高于30万。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在不变卖祖产的情况下,30万元不是一个小数目。但对于富人来说,30万元可能不值一提,这也导致很多不够条件的人钻空子去买经济适用房。
    7月30日,“北京1430户家庭被查出造假申请保障房”见诸各大媒体,富人骗取保障房的话题再度被推向风口浪尖。而在此前不久,媒体还曝光过一些经济适用房小区停车场里豪华车扎堆的情况。
    经济适用房本身的质量也颇受质疑。8月1日,由北京日月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明悦湾”被北京市住建委责令停工整改,原因是8栋经适房出现工程混凝土强度不足的质量问题。一时间,经济适用房成“楼脆脆”的话题频频见报。
    如果不买经适房,而去申请公租房的话,也将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7月29日,北京市住建委首次公布公租房项目成本租金,因其部分项目高出周边房租而一时哗然:丰台区黄土岗项目成本租金达到了每个月每平米30元,而附近的天伦锦城小区一套95平米的精装修两居室只需每月2500元,相当于每平米26.3元,比公租房的价格还要低。对此,新华社发表时评《看不懂、想不通的公租房价》,对北京此前公布的公租房价提出质疑。
任重而道远
    虽然问题不少,但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均承认,保障性住房的确缓解了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张跃松副教授强调政府的职能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增加被保障人群的比重。”他认为保障房的标准应该再降低。“拿海淀来说,提供2000套廉租房,符合申请标准的只有几百人,平谷提供了600套,符合申请标准的只有60多人,这显然不合理。”他说。
    北京其实始终没有停止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本报记者了解到,日前开工的石景山区京原路68号院项目,规划调整后将提供7305套,共计50.49万平米的保障性住房。这片位于西五环外的政策房,还将配备两个幼儿园、一个九年一贯制学校,预计2012年底便可竣工。
    对造假申请保障房的行为,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隋振江日前已表态,已查实瞒报住房、收入、资产的这1430户家庭将被取消申请资格,并在5年内禁止再次申请保障性住房,对其中已与开发企业签订购房合同的100余户家庭,责令解除了购房合同。
    对于北京公租房成本租金偏高的问题,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解释是土地价格、建安成本、拆迁成本及各种税费使然,且成本回收周期长。而公租房所需要的大量资金投入,一直是各级政府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力不从心的瓶颈。
    令人欣慰的是,今年北京市政府已经批准100亿元公积金贷款用于公租房和经适房建设。毕竟,作为楼市调控重头戏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已经成为当前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
    另一则好消息是,国土资源部所监测的36个重点城市中,上半年房地产用地供应量同比增加的城市有30个,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量同比增加的城市有28个。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