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理财产品格局悄变银行创新“合伙制”谋突围

作者:王雪涛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8-06 19:28:56

摘要:理财产品格局悄变银行创新“合伙制”谋突围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雪涛 北京报道

   近来有消息称,银信合作此次叫停可能属于“暂停”性质。重新启动银信合作有赖于相关政策规范的出台。银监会正考虑将信贷类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纳入银行“表内”统计;同时或将出台《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对信贷类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占用的净资本,从高计算;此外,还将要求信托公司对信贷类银信合作理财产品计提坏账准备。
    银监会相关人员向本报记者解释说:“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监管部门并未全面叫停银信合作,外界称银监会叫停是通过窗口指导的独特方式加以完成,但截至目前,并没有任何关于叫停的通知出台。此外,银监会叫停的是单一资金信托的银信合作模式。”
    “对于银信合作产品的‘解冻’,虽然谁都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时间,但是现在的叫停仍然被看做是暂时性的。之后会出台政策进行规范,从严后,发行规模可能就不会有这么大了。”工行理财师陈艳表示。
“暂停” 至少半年
    因为“把经念歪了”,贷款类银信产品遭遇“暂停”,被“暂停”的期限可能多长?
   “今年下半年是不可能再做了,‘暂停’至少半年。”某银行理财经理张斌表示,但是证券投资类的银信产品还能做,不过,不是所有信托公司都能做,只有那些做证券业务好的信托公司才行。
    记者调查发现,证券投资类银信产品虽未被叫停,“却面临难以开户的问题,2009年7月,信托开户被证监会叫停之后,至今没放开。”张斌表示。
    监管部门还有必要对“叫停”内容进行具体分类。比如出于信贷总量控制的考虑,对信贷类信托理财产品叫停;但不叫停那些投资股票、债券类的信托理财产品。
    “在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大格局下,银信合作是一种创新。银行的理财业务特别是高端私人银行业务的创新需要信托平台的支持和配合。在鼓励创新和防控风险之间,应该掌握好平衡关系。”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告诉记者。
   “资产证券化可以让信贷资产有效流动,开启这种信贷转让的正常渠道,就可以避免银信合作中所产生的灰色操作。正所谓堵不如疏。”郭田勇表示,叫停后应该给银行一个正确的路走,包括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是应该可以开闸的。
银行的“下半年苦恼”
    由于银信产品叫停至少半年,可能会流失一部分追求相对稳定、高收益回报的客户,组合投资类产品也不能太明目张胆做太多高收益产品,因此,在叫停到解冻这段空白期,银行将采取什么措施来满足投资者的需求呢?
    “未来一段时间,银行在发行上会遇到些问题。”展恒理财公司理财总监石端义认为,“下半年银行依然会以短期理财为主,票据、债券、货币市场会发行比较多。”
    业界有议论认为,随着相对高收益的银信产品叫停,高收益的结构化理财产品会成为“替补”。石端义表示,结构化产品不可能成为主流,其风险过高,经过2008年的金融危机,结构化理财产品持续在走下坡路,国人对此类产品已提高了警惕。
    国家理财规划师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彦斌也认为,银信产品叫停后,投资者可选择的余地变得很小,只能选择货币类、债券类、票据类等产品,收益率极低,但风险也很小。
    “很快银期合作就要推出,以后发展成熟了,银行可以和期货公司推银期产品。此外,银行理财产品几乎没什么创新而言,只能面临高收益产品断档。”刘彦斌表示。
    由于产品发行趋少,各家银行的财富管理中心已开始谋划突围,抢夺一些私人银行的高端客户成为他们当前的“必杀技”。
    “银行的财富管理中心忽然不能做银信产品了,就开始把客户标准提高到300万元资产,开始代销信托产品,做私人银行的高端客户营销了。
    信托产品的定位原本就是高资产净值人士,他们以前喜欢和银行的私人银行部门合作,代销其信托计划。这一部分业务比银信产品更有利可图,收益率要高出近10倍。”一家银行的私人银行部门有关人士向记者透露。
    曾经在理财产品中扮演主角的银信理财,几乎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当这款拳头产品在监管层的“招呼”下退出市场后,各家银行如今都在干什么?近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的银行正在观望,有的银行按照要求代理大家熟悉的金融产品,但也有少数银行正在努力寻求突破。
理财创新方向
    几天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各家银行除了在静待监管层的最新消息外,更多的都是在按部就班地做着常规性理财业务。据介绍,除了银信理财产品,各家银行还代理有大量基金、保险、黄金、结构性产品等,“我们的理财经理成天可没闲着,他们在既有的各类产品中为客户进行资产配置。”
    在与银行人士的交流中,记者了解到一个让人兴奋的消息,有银行正在私下里与机构商量,酝酿一种全新的融资模式——合伙制。
    由于银行人士自身都称这次尝试“很大胆”,在采访中,他们不愿向记者透露太多信息。通过旁敲侧击的打听,记者获悉,这种所谓的“合作制”,就是企业以某个标的为对象,通过联合个人投资者共同投资,“收益共享,风险共担。”
    与现有的银信合作理财,或者单纯的信托产品不同,这种机制最大的一个特点是摆脱了监管部门的各项审批,“它属于企业和个人的合伙行为。”作为银行,在里面仍旧扮演资金托管和收付角色,仍然是赚取手续费。
    因为没有案例可循,对合伙制能否真正成行,以及未来的市场前景有多大,该银行人士心里也没底。他说,金融涉及的范围太广,潜在的不可控因素也较多,只有去大胆尝试了,才知道结果会怎样。不过,该银行人士也指出,如果合伙制最终得以实施,那对企业未来拓宽融资渠道,对个人投资都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