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唐双宁:中央救市政策的六点解读

作者:佚名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08-11-22 20:55:00

摘要:唐双宁:中央救市政策的六点解读

唐双宁:中央救市政策的六点解读

 

 

    中央出台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十大措施,我在全国政协的一次会议上解读了其中的十个亮点,引来许多朋友的提问,我不能一一回答,正好借此概括一下,一并答复。
    提问一:“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后续动作是什么?对于当前经济发展的意义是什么?应当怎么去实行?
    答:传统经济学意义上有扩张的货币政策、中性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中国过去曾提出过从紧的货币政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次我国首次提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比过去曾实行过的“稳健”货币政策更显力度,更显决心。我认为其后续将有一系列动作,包括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基准利率等等。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将增加商业银行流动性和信贷投放能力,降低贷款利率将提升企业的信贷需求意愿,这些都将增加企业的资金供给,增强企业的发展能力,抵消经济下滑的压力。现在的问题是,出拳要出重拳,“下调”要调到位,好比用药一样,重症要用猛药。目前企业的信贷需求有一个恢复过程,银行慎贷、惧贷的弦绷得也很紧,具体政策只有鲜明和到位,才能解决企业借款信心不足和银行“惧贷”并存的矛盾。如果只是“毛毛雨”,使市场信心处在观察等待中,将会产生“疲沓效应”。
    提问二:涉及4万亿元的十大措施都立足于扩大内需,对于稳定经济的作用何在,有什么长远意义?
    答:正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出口受阻,我们就把力用在内需上。根据经验判断和有关数据推断,这十大措施充分利用当前国内经济回旋余地大的特征,预计将拉动GDP1.5-2个百分点,使明年的GDP增长保持在8%以上,创造或稳定数千万个就业机会,有利于抵消四季度和明年出口下降而造成经济大幅下滑的风险,也会促进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的结构今后更加合理。
    提问三:提高居民收入凸现“民生”亮点,您对改善民生有何建议?
    答:“民生”关系最终消费,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现在是“有消费能力的人无消费动力,有消费动力的人无消费能力”。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阶层收入可逐步改变这一现状。我的建议是这一措施要制度化、常态化。另外,作为配套措施,当前还可考虑推动“城市商品下乡”。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经济调整,城市工业品积压而农村商品缺乏,我当时在沈阳任人行分行行长,就曾参与推动这项工作,搞了很多“大篷车”下乡,既消化了城市的积压产品,又满足了农村需求,还解开了企业的资金链,收回了银行的贷款,一举多得。这些经验现在值得借鉴。
    提问四:与以往不同,此次政策调整同时强调了经济发展后劲,兼顾中长期发展,对此你有何评价?
    答: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中国从近期看,需要从总量上拉动经济,防止下滑。但从长期看,根本上讲中国经济问题的核心仍是结构问题。总量合理,结构不一定合理;总量不合理,结构肯定不合理;结构不合理,总量也不可能合理;只有结构合理,总量才能真正合理。总量是治标的,结构是治本的,只有兼顾当前和长远,才能标本兼治。
    提问五:对于“取消信贷规模限制”,您如何看?对银行经营有何影响?
    答:实行信贷规模限制是前一阶段不得已的权宜之计,目的是通过控信贷防通胀。这是计划经济时期的老办法,在过去的经济过热时期都采用过。这一措施是一把“双刃剑”,表面上看控制了经济过热,但本质上是向计划经济的无奈回归,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通胀。根据新的形势取消信贷规模限制,是向“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方向迈出的良好一步,有利于商业银行依法、合规、稳健经营,按市场原则自主运用资金,既支持经济,又实现收益。
    提问六:银行应当如何既加大信贷支持,又防控风险?
    答:十条措施既有利于我们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又是银行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我曾讲过银行要“抓住机遇,好快并重,量力尽力,两促两防”,即银行要紧紧抓住这次刺激经济增长的机遇,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既促进经济的发展,又促进自身的发展(加大投资可带来新的客户源);既“防”错失良机,又“防”新的风险;要“头冷心热,眼快手稳”,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找准商机特别是三类重点商机:一是财政支持的重点项目;二是不承担风险的代理类项目;三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好的优质项目。同时,不能头脑发热,要防止“潮水现象”(即经济涨潮时不良贷款如礁石一样被掩盖,退潮时暴露)。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第一波冲击的是虚拟经济,第二波冲击的是实体经济。由于企业效益下滑,处理不好将对金融业造成第三波反冲击(如同钱塘江大潮的“回头潮”),主要表现:一是银行不良贷款增加,二是企业存款下降影响银行流动性,三是上市公司业绩改变加剧股市波动。如何防止“第三波反冲击”、防止“回头潮”,是对金融业的重大考验。银行要在这次考验中选准商机,抵御冲击,提升自己,借机发展,“更上一层楼”。

 

华夏时报订阅电话
北京(010-59250200)  (010-59250001) 上海(021)52890785  深圳(0755)81197099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局订阅电话:11185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