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中国的鲜明和奥巴马的暧昧

作者:徐立凡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08-11-08 22:05:00

摘要:中国的鲜明和奥巴马的暧昧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徐立凡 北京报道

    15日将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20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根据东道主安排,有三个重点:评估国际社会在应对当前金融危机方面取得的进展;讨论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探讨国际金融领域监管规范和体制改革问题。这是个学术会议外表的峰会,但在性质上,是对国际经济格局进行调整的预备会议。
    谁都意识到了这次峰会可能是一次涉及权力分配的会议。因此,在中国,关于峰会的官方声音骤然加强。在美国,关于中国是金融危机肇事者的喧嚣也突然加大。6日,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召开吹风会,详细介绍了中国对全球金融峰会的基本立场。
    而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透露,中美正就胡锦涛与奥巴马在峰会举行期间会晤进行磋商。主要官方媒体《人民日报》也发表署名“国纪平”的社论,强烈抨击西方学界把金融危机归咎于中国等国的“过度储蓄”所助长的超低利率的言论,指出这种本末倒置的论调表面上看是在为那些金融投机商、失职的监管者开脱罪责,“实质上是在维护西方在现有国际金融体系中的既得利益”。“国纪平”,显然是国际评论的简称,带有非个人意见的色彩。
    峰会还未召开,暗战已经通过舆论的钳制和反钳制展开。这一点也不奇怪。在某种程度上,这次会议可能是布雷顿森林会议后最重要的一次全球金融会议。前提是美国确实希望全球联手救市。如果这种希望是真诚的,那么势必涉及金融体系话语权的再分配。就目前的形势看,美国的同盟军并不多。
    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意识到,美元债务国掌管秩序,美元债权国没有发言权可能导致更大问题,因此对扩充G8、扩大中国等国的话语权持开放态度。欧盟也对美元体系心怀不满。法国总统萨科齐说得更明确:世界将不能再继续用20世纪经济的工具来运营21世纪的经济。
    由于美国总统大选本周刚好结束,因此,设置议程之外将有两个焦点。场内,中国是主角;场外,奥巴马是主角。新兴经济体被普遍视作金融危机的最后一道防线,而中国这道防线是最需要借重的力量;奥巴马作为当选总统,将在两个多月后成为拯救美国经济的真正领导者。
    就在中国公布胡锦涛主席出访行程的同时,布什在举行内阁闭门会议后宣布,他邀请奥巴马夫妇10日到白宫会面,以确保政权顺利交接。布什强调:“这将是40多年来美国首次在战争状态下进行总统交接。”
    这增加了外界关于奥巴马在非正式场合出席这场峰会的猜测。即使奥巴马不出席峰会,美国也已经发出了明确信号:以全球金融峰会为起点的这场涉及国际经济格局变化的战事,很快将由奥巴马接手。因此,华盛顿全球金融峰会既是中国与奥巴马官方接触的开始,也是中美在金融危机形势下重新设置博弈和合作议程的开始。
    对于应扮演的国际角色和对美关系,中国在近日态度趋于明确,并在不同场合相当技巧地表达了出来:中国愿意积极参与峰会有关活动,推动国际社会有效应对金融危机。
    但是,中国为此开出了两个条件。第一,国际金融体系必须改革。具体路径是从对全球金融和经济运行具有重要作用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等机构开始,增大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很明显,中国将要求在目前的国际金融权力体系中获得更多的份额。第二,中国愿意在人民币汇率和增加进口等方面采取措施,但美国应该解除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的限制,尽快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这可以看做是对奥巴马的第一份问卷。
    相较之下,迄今为止奥巴马的态度要暧昧得多。他在多次谈及中国时呈现出来的都是局部对华政策立场而没有全局性。奥巴马把改变中国的汇率政策作为优先任务。他的提法是:“将利用一切可行的外交途径寻求中国外汇制度的改变。”同时,他发出了“保护美国工作岗位”的呼吁,对“白领运往印度,蓝领运往中国”提出批评。显然,这是浓厚的贸易保护口吻。
    对于目前全球金融体系致命的不对称性,奥巴马一直在避免表态。这与他打造的多边主义形象不相符合。但是,多边主义毕竟从属于维护美国领导地位。有迹象表明,奥巴马今后可能将采用一种较为委婉的方式对冲来自中国和多数主要经济体对美国主导的金融体系的挑战:即同意建立一种国际监管的机制分散金融权力,避免中国等个别国家获得太大发言权。
    不管奥巴马在全球金融峰会扮演什么角色,能否提前进入状态,他都将面临其前任没有遇到的一种情况:美国将第一次受到对其主导秩序的严厉挑战,而且处于少数派地位。

 

华夏时报订阅电话
北京(010-59250200)  (010-59250001) 上海(021)52890785  深圳(0755)81197099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局订阅电话:11185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