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的深度

作者:陆扬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4-16 21:16:05

摘要:概念的深度

 

文/陆扬

   潘道正的专著《解读巴别塔:一个概念的文化史》选取《创世纪》中的“巴别塔故事”为诠释的对象,紧扣“巴别塔”一词,穿越“巴比伦语境”、“犹太语境”、“基督教语境”、“现代语境”,上下数千年,娓娓道来,不枝不蔓,以小见大,揭示了“巴别塔”这个概念背后复杂深广的历史内涵。
    作者首先从巴比伦语境和犹太语境来考察“巴别塔”的缘起。在巴比伦语境中,“巴别塔”是神灵休憩的高塔,“巴别”(Babel)的意思是“通向神的大门”。但是在犹太语境中,“巴别”的意义变成了“变乱”、“混乱”。上帝不愿意人类有一样的语言,乃至无所不能起来,是以变乱人类的语言,使各人言其言,无以沟通,这样人类也不至于有朝一日不知天高地厚,来同上帝一争高低。故这里的核心问题是语言。建造巴别塔,由是观之,是以语言为契机,喻示了一种劳而无功的非分之想。而且,后来做过“巴比伦之囚”的以色列人,对巴比伦这个“大城”,肯定也不会有什么好感。如果说在巴比伦语境中,历史轻易忽略了与塔相关的诸多悲哀和不幸,唯突出了带有宗教意味的壮美,那么在犹太语境中,道德上的善恶评判已取代了审美的观照,成了诠释巴别塔的主要维度。塔顶通天的巴比伦城象征着统一政治、文化、宗教的强权。对于散居在外的犹太人来说,异族人的强权和骄傲之罪,就成了巴别塔最核心的象征意义之一。
    严格来说,巴别塔真正被重视是基督教兴起以后的事,正是在基督教语境中,巴别塔的内涵才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基督教的救赎思想赋予巴别塔以全新的象征意义。诠释的重心不再是罪而是语言变乱的惩罚。比起因罪而生的悔恨来,惩罚所造成的痛苦显然更让人刻骨铭心,的确,混乱的语言差不多成了人类痛苦的渊薮。于是,语言取代骄傲成了巴别塔征象的核心意义。语言变乱的惩罚是严厉的,但并非无可救药。既然语言是被变乱的,就说明存在着最初的完美语言,因而通过救赎行为就一定能够回到或恢复语言的完美状态。于是,巴别塔又承载起了人类完美语言的梦想。许多虔诚的教徒为此付出了毕生的经历乃至生命。
    巴别塔在现代知识体系中的文化内涵,无论如何是意味深长的。不妨说,它就是西方社会的一个文化征象,凡语言、哲学、政治学、伦理学,乃至建筑技术、帝国主义、都市化、后现代、生活形象、种族分化,以及说到底对人类傲慢的谴责,都在这里追根溯源寻到了家园。而“巴别塔”的语言主题更是得到了特别的关注。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在他的《巴别塔》一文中,从语言说起,提出了翻译不可能的命题。按照德里达的解构思想,“巴别”不仅仅是一个不可传译的专有名词,而同时也是一个关涉某一类泛指的普通名词。这个普通名词指的并不仅仅是变乱。故巴别是混乱之城,也是圣父上帝之城。上帝以他的名字开辟了一个其间人无以沟通理解的公共空间。于是,在德里达看来,上帝既是语言的本原,也是变乱的本原。但是语言的变乱也是语言的开始,正是从这里开始,各地的母语起步了。故而,上帝是通过把自己的名字强加给造塔人,开启了巴别塔的解构,也开启了普世语言的解构。这样来看,上帝同时是显示了翻译之必须,同时又禁止了翻译。
    巴别塔最初只不过是一座塔。一座塔何以终而变成一个无所不包的文化“征象”(Icon),似乎说来话长。潘道正的《解读巴别塔:一个概念的文化史》,就是通过梳理数不胜数的大量西方文献,围绕巴别塔的原型,显示了一脉每每被人忽略过去的文化史。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