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斯东·伽利玛的出版帝国

作者:思郁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4-09 20:54:57

摘要:加斯东·伽利玛的出版帝国

加斯东·伽利玛的出版帝国

文/思 郁

   加斯东·伽利玛,他通常不是我们读过的那些法国文学名著的主角,但假使没有他的存在,也许我们永远看不到这些书的出版。加斯东·伽利玛,以一种缺席的方式存在着,在那些出版的图书中间。论及20世纪法国文学史,加斯东·伽利玛是个绕不开的名字,某种程度上,他是法国文学的同义词,他的身影无处不在,他的一生无愧于他一手铸就的出版帝国。
直奔最好的东西
    那还是1908年的时候,像法国这样总是孕育文学和浪漫的国度,盛产了许多才华横溢的文艺青年,他们作风前卫,爱好文学,那一年年底,就有这样“六个寻找刊物的人”,寻找到一些评论家的支持,开始创办自己的刊物,他们给未来的杂志起了名字叫“新法兰西杂志”,灵魂人物老大哥可是安德烈·纪德。也许我们该庆幸,当年法国有那么多的文学小团体,各种小杂志大都是办过几期之后无疾而终,而这本杂志却得到了许多名人的支持,坚持了下来。1910年的时候,杂志虽没盈利,但已经赢得了很高的声望。他们打算创办一家出版社延续杂志的成功,他们需要一个合适的管理者。按照当时的想法,这个人“必须……足够有钱,能给杂志的财务添砖加瓦;足够无私,能不计较短期利益;足够谨慎,能把此事办好;足够爱好文学,能质量第一回报第二;足够能干,能树立自己的威信;足够听话,能执行创始人的指示”。就这样,年纪轻轻的花花公子加斯东·伽利玛进入了他们的视野,“尽管他才二十五岁,也没有文化方面的专长,但他有一种嗅觉,能正确地判断作品的质量,直奔最好的东西,不是理性方面的原因,而是由于喜欢。”就这样,加斯东成了他们的出版商。伽利玛不是傀儡,他把出版当成了自己的事业,毅然放弃了安逸的生活,向前辈们学习,主动去跟作者们沟通和交流,他身体力行,尤其是在出版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的事件上,他变得日渐成熟。也许我们现在已经很难想到了,普鲁斯特的这本书的出版也是一波三折,几经退稿。当时在伽利玛出版社遭到了纪德的草率拒绝后,他自费与另一个出版商贝纳尔·格拉塞合作出版了这本书的第一部。结果已无悬念可言,出版后的小说受到的好评让纪德和伽利玛后悔不已。伽利玛想要弥补纪德犯下的错误,把普鲁斯特和《追忆似水年华》争取过来。正如皮埃尔·阿苏里在《加斯东·伽利玛》中所言:“普鲁斯特事件是加斯东·伽利玛从同行那儿挖作者方面的第一次真正的尝试,换句话说,这也可以说是一种潜在的竞争。他在一个十分棘手的领域初试身手。”也许,不仅仅如此,这次事件给伽利玛更多的启示,让他意识到他要拥有出版社的权力,要有独立发言权,而且更重要的是,不能把个人的意志任意凌驾于出版社和作者的利益之上。
以文学的名义和平共处
    1919年,纪德和伽利玛的权力之争终于得到了裁决,伽利玛开始真正领导出版社,纪德更多隐居到了幕后,成为了《新法兰西杂志》和伽利玛出版社的精神代言人。也正是在这之后,伽利玛出版社开始有了一个很独特的部门:审读委员会。审读员无一例外都懂得阅读、研究、分析、解释、批评一部稿子。只有经过审读委员会的一致意见后,他才会考虑是否要出版这本书。这样谨慎而负责的做法无疑保证了图书的质量和眼光,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种审读会占用很多时间,有时候会缺乏灵活性,从而错失很多作者和作品:普鲁斯特、塞利纳、莫利亚克、让·科克多、马尔罗、蒙泰郎,当然,还有当年名不见经传的萨特,也是经过两次退稿之后才被接纳。与这些伟大的作家擦身而过,注定是伽利玛的遗憾,但是这种遗憾却是以另外一种方式获得了弥补:自伽利玛出版社创办至伽利玛1975年去世,他麾下的图书作者有6次得过诺贝尔文学奖、27次龚古尔奖、18次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12次联合奖、7次美第奇奖、10次雷诺多奖、17次费米娜奖……
    20世纪上半叶,单是两次世界大战已经让人民苦不堪言。伽利玛生平对战争深恶痛绝,他总觉得英雄主义是最虚伪的东西,他宁愿当一个活着的懦夫。二战期间,法国沦陷时期,如何正常出版就成为了一个大问题。如果出版商不迎合德国人的主张,他们就会受到强迫。而德国人在审查图书方面显得十分灵活,他们从不自己动手审查图书,而是让法国出版商根据“欧洲新国家社会主义的原则”自己来审查,而自我审查的好处就是可以获得配额发放的纸张。这方面,伽利玛的老对手格拉塞表现比较直接,他选取了直接向德国人示好的方式:“呆在自由区的法国人应该明白,占领者尊重所有值得尊重的东西。在巴黎做个完全的法国人,体面地从事自己的职业是得到允许的。”伽利玛明白,如果想得到纸张,必须去找德国人,听从他们的要求,服从他们的愿望,甚至与他们合作,但是合作也有不同的方式,他采取的是阴奉阳违的那一种。他甚至向纪德解释必须把出版看做“是一种抵抗行为,而不是合作的表现”。
    这种对比能看出一个出版商的品质,当然这种品质无关道德,关乎的只是一种对出版事业的忠贞。也许,该是对本书表示一下敬意的时候了:这不是一本写给出版业人士的专业图书,事实上,对法国文学稍有兴趣的人都可阅读,书中不但书写了很多作家的八卦轶闻,同样涉猎了很多文学名著的伟大错失和相遇,更用翔实可信的资料揭秘了这个对法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都影响甚重的加斯东·伽利玛的出版帝国的经验之路。当然,伽利玛的经验有很多,我唯独记下了这一条:在这个行业干了40年之后,我只能告诉你一件事情,就是我们永远也无法预知一本书的命运……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