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一杯沧海 我与青岛啤酒》连载之三

作者:金志国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08-11-01 18:27:00

摘要:《一杯沧海 我与青岛啤酒》

 

 

 

 

第三章
公司成长的两条腿(节选)


上市、收购、扩张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十多年时间里,啤酒行业上演了一幕幕令人惊心动魄的并购案,而我们青啤公司被称做这场跨世纪并购潮的始作俑者。在我2001年7月担任青啤总经理前,我的前任彭作义总经理在近5年的时间中,率领青啤南征北战,从青岛本土杀向全国17个省市区,通过破产收购、政策兼并、控股联合等方式,先后收购了扬州、西安、平度、日照、平原、菏泽、薛城、荣成、马鞍山、黄石、应城、蓬莱、芜湖、上海等地的40多家啤酒生产企业,完成了北至鸡西、南至深圳的战略布局,使青啤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到250万千升以上,重新夺回了啤酒业的第一把交椅,导致了啤酒行业深刻的格局调整和行业整合,一时间啤酒市场血雨腥风,彭总也被媒体冠以“横刀立马彭大将军”的雅号。
    这个阶段青啤的纵横捭阖在外界看起来非常威风,其实,这一切并非青啤所愿。
    1993年,国营青岛啤酒厂开始组建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那不是我们主动要求去做的,因为青啤还处于对市场懵懂无知的阶段。但国家将我们列入“全国首批9家规范化股份制试点”的国有企业之列,我们在这样的安排下实施了全面的股份制改造。
    当年6月,新设立的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香港和上海公开发行了H股和A股股票,从资本市场上募集到了约16亿人民币的资金。但在青岛啤酒看来,实现上市最重要的不是解决了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而是使它踏上了一个有助于形成有效法人治理结构的平台,使后来数次的脱胎换骨成为可能。
    遗憾的是,上市后的青啤并没有发挥股份制公司的优势,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的脚步已经全面推进到了市场经济时期,青啤还依然难以卸下“计划经济”的包袱,直到1996年,青啤竟然还没有自己的销售公司。那时的青啤跌下了自豪已久的中国“啤老大”宝座,在产销数量上屈居燕京和珠江之后。
    现在我们回顾当初的股份制改造,觉得那时的青啤很单纯,对资本市场不了解,对资本市场如何运作也很无知。股份制给青啤在资本市场上圈来了十几个亿的资金,但是钱圈来了,我们却不知道怎样用,只好放在银行生利息,从1993年到1996年青啤的利润实际上根本不是经营利润,而是银行存款带来的利息。投资者不高兴了,找上门来质询青啤,把钱存入银行生息全世界的人都会干,何必找你们干?青啤被逼出手买了扬州、汉斯两个厂,却如同买了两条休克鱼,买来之后无法下手,不知该如何整合。
    1996年6月,原青岛市计委主任李桂荣出任青啤董事长,青岛市大洋食品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彭作义出任公司总经理,青啤的扩张时代真正拉开了序幕。


从“做大”到“做强”
    “请问,当年青啤在全国的大规模扩张是对还是错?”直到今天,仍然有许多记者直截了当地问我,彭总所进行的大规模收购兼并是对还是错,尤其是在我提出由“做大做强”向“做强做大”转变,由兼并扩张向系统整合转变的时候。
    “做大做强”是彭总发起的以“高起点发展、低成本扩张”为主导的“大名牌发展战略”的核心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青啤通过大踏步的扩张,迅速从一家地方性企业成长为全国性大型企业集团。但是,正像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扩张不是也不应该是青啤的目的,“做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做强”。
    我上任时,青啤已经被笼罩在粗放型扩张带来的失控风险下。要知道,并购只是完成了20%的工作,并购能否成功要看后面80%的整合,整合成功才算是真正的成功。我临危受命出任总经理后,下决心踩住扩张的刹车。2002年,一向激进的青啤开始变得风平浪静:1996年到2001年,青啤曾疾风骤雨般并购了47家啤酒企业,扩张步伐最大的时候,曾经创下了一周之内收购两家企业的纪录;而2002年全年我们才并购了两家。与此同时,青啤的战略口号也从“做大做强”调整为“做强做大”,虽然只是文字顺序的些微调整,但却极好地表达了我在深思熟虑后做出的由“外部扩张”向“内部整合”的重大战略转型。从那以后,青啤开始了长达5年多“痛并快乐着”的整合之旅。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企业需要有不同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站在当时的背景下,青啤所发起的大规模兼并扩张是正确和审慎的,如果没有当时的扩张和战略布局,就不会有今天的青啤。
    之所以说它正确,一是因为解决了当时青啤所面临的“品牌大、规模小”的主要矛盾;二是当时行业整合已经是大势所趋,身为行业领头羊的青啤带头先行,对整合优化资源、提高行业盈利水平产生了深远影响。
    之所以说它审慎,一是确定了“以啤酒生产为主业”的大原则;二是提出了“扩张四原则”,包括市场布局合理、市场容量大、消费水平高、水源质量有保证等;三是严格执行三条保护措施:子公司设立一级独立法人,生产当地品牌,由总部派驻总工程师和财务总监。
    经过几年的结构调整和系统整合后,大部分子公司表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青岛啤酒近年来仍坚持“有条件地做大、无条件地做强”的原则,以内涵式增长为主线,重点关注运营能力和盈利水平的提高。(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关 耳 王 慧 整理)

 


华夏时报订阅电话
北京(010-59250200)  (010-59250001) 上海(021)52890785  深圳(0755)81197099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局订阅电话:11185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