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公子先生”的梦想与传奇

作者:冯春海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1-29 20:50:47

摘要:“花花公子先生”的梦想与传奇

文/冯春海

   每个人都有梦想,但能够持之以恒实践梦想的人却寥若晨星,塑造传奇者更是凤毛麟角,“花花公子先生”休·赫夫纳便是其中之一。密苏里大学历史系教授史蒂文·沃茨在《“花花公子”休·赫夫纳和他的情色帝国》一书中,以细腻的笔触、流畅的文字,生动翔实地向我们展示了休·赫夫纳的传奇人生:创办《花花公子》杂志,革新性观念,倡导消费主义,引领休闲流行文化,重塑美国。
    赫夫纳的光环背后,挫折和努力共存,传奇深处,信念与梦想同在。史蒂文·沃茨教授抽丝剥茧、追根溯源,全面、系统地记述了休·赫夫纳的成长背景及历程,层层深入地揭示了其事业动机和成功密钥。
    首先,家庭模式对休·赫夫纳的性格及价值观形成产生了深远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父亲格伦严肃、刻板、保守,很少在情感上给予其关怀;母亲格蕾丝内敛、善良、不爱张扬,对其疼爱有加。父母的性情使得家庭中弥漫着严肃、约束和压抑,性的表达、情感的流露在这里都显得不合时宜。
    这种家庭氛围一方面造就了休·赫夫纳拘谨、不合群、独来独往的性格,另一方面则培养了其反叛精神,催生出改变现状的渴望:挣脱束缚,追求自由;摆脱压抑,向往开放;表达情感,制造浪漫,寻觅真爱。这种渴望深深地根植于他内心深处,萌芽、成长、茁壮为心灵世界的“桃花源”。在这里,他可以无拘无束地幻想,随心所欲地勾勒,尽情地挥洒创造。这构成了他梦想蓝本的雏形。
    其次,宗教力量也冲击着休·赫夫纳。他从母亲格蕾丝那里继承了宗教信仰,并虔诚地信奉着。但伴随着强调“自由意志”和“自我解放”的宗教大觉醒,休·赫夫纳的虔诚逐渐被怀疑所取代:质疑基督教教义的合理性与意义,拒绝接受洗礼和进教堂祷告。他依然相信上帝,但并不认为存在公正的神明和绝对的评判标准:“没有绝对的标准——评价一种行为要看它为人们带来多少幸福或不幸。”在休·赫夫纳心中,不满继续滋生,反叛仍在延续,渴望愈发强烈,梦想持续发酵。
    最后,美国流行文化同样塑造着休·赫夫纳。他痴迷和流连于各种流行文化中,电影和音乐是他的最爱。在这里,休·赫夫纳找寻心中理想的情感,填补现实生活中的情感空白;在与流行文化的互动中,他将自己内心的理想世界与光影呈现的象征世界巧妙融合,继续建构属于自己的“桃花源”,描绘和充实梦想蓝本。
    在熄灯后的电影院里,“你能够被带入另一个世界,也就是想象的世界。”休·赫夫纳日后回忆说,“而这一切在后来都会反映到对我而言最为重要的那部分生活,也就是我自己想象的生活。”流行文化对其的影响可见一斑。
    在作者史蒂文·沃茨教授看来,正是家庭、宗教与流行文化这三股力量塑造了休·赫夫纳的性格、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而影响了他日后的事业取向,成就了他的传奇。
    休·赫夫纳将对现实的种种不满转化为对理想世界的憧憬与向往,在自己心里种下梦想的种子,倾其一生去践行这一梦想;他在实现自我梦想的同时,也唤醒了每个美国人心中的梦,从而重塑了美国文化和价值观。这也正是其伟大和传奇之处:面对现实的种种缺憾没有妄自菲薄、自暴自弃,而是积极去改造和完善;不仅“独善其身”,而且“兼济天下”。
    时代造就了休·赫夫纳及其花花公子帝国,他反过来又重塑了这个时代。作者史蒂文·沃茨教授将休·赫夫纳的成长、成功与家庭、社会和历史背景巧妙融合,客观而真实地还原、再现了休·赫夫纳这一“历史人物”。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休·赫夫纳及其花花公子帝国的,也是美国文化、价值观、社会和历史变迁的晴雨表。“显而易见,休·赫夫纳和《花花公子》是一支气压计,度量着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各种历史变迁的影响。”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