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中小企业信贷,杭银如何精雕细琢?

作者:苏怡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1-22 21:51:00

摘要:中小企业信贷,杭银如何精雕细琢?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苏怡 北京报道


    一踏进杭州银行北京分行的大会议室里,目光立刻被一幅苍劲有力的书法所吸引,记者还未来得及探究是出自哪位名家,就对那几个大字本身兴趣盎然起来了——“中小企业成长伙伴”,是其定位和发展目标?还是赞誉?
    这既是定位也是赞誉。据悉,截至2009年末,杭州银行小企业贷款总量比去年年初增长了近7倍,有信贷关系的小企业客户比去年年初增长了近10倍。小企业信贷,这块尚困于顽石之中的璞玉,未露锋芒时,杭州银行这位能工巧匠就已经凭借伯乐之眼,将之细心打磨。而今,这块璞玉已经开始渐渐光鲜。
小企业贷款,是需雕琢的璞玉
    杭州银行北京分行小企业服务中心负责人,在百忙之中,还是揭开了雕磨的秘法。在接受记者的专访时,他侃侃而谈,因为这是他所专注的领域,多年积累的经验、困难、思考,让他感慨万千。
    而在记者看来,杭州银行北京分行小企业服务中心的这位负责人,不仅仅是银行的业务能手,更像一个理性思考者,话题从老生常谈的小企业融资难题,到杭州银行的战略定位,再到首都小企业的创业环境,企业的社会责任……的确,小企业融资问题,牵涉甚广,并非小事;一家银行要真正做好小企业贷款业务,也并非易事。
    早在那梦开始的时候,中小企业就与杭州银行结下了不解之缘。杭州银行成立之初,属于地方性商业银行,是立足于支持本地经济和服务市民的中小银行,注定不能与国有大银行比肩,要在夹缝中茁壮成长,就必须另辟蹊径,走差异化经营。而北京分行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以“便利、灵活”为特色服务于北京的中小企业,得到了市场的广泛好评。
    而成本高、风险高一直被认为是小企业信贷的痼疾,杭州银行北京分行又是靠什么生存下来的呢?
    上述负责人表示,中小企业信贷成本高,对应了收益高。在他所经手的业务中,利率定价平均可上浮30%,有时甚至能达到90%。丰厚的利润,让他们欢欣鼓舞,而不可回避的是,在收益高的同时存在着高风险。但这位负责人却表示,只要能找到小企业信贷业务的风险本质,并加以控制管理,就能把风险掌控在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北京分行经过一年来的积极探索,自创了模式营销、小额分散等风险控制模式,取得了许多积极成果。
    “在风雨飘摇、小企业风险最为严重的2008年,我们全行的小企业的不良率仅在0.66%。”上述负责人介绍说,这也正符合监管层所提倡的小额分散的原理。提取一定的准备金,加之一定利率的话,风险能被基本覆盖。
    这并非纸上谈兵。杭州银行北京分行本着“发现市场—创新产品—组织营销”的原则,优化了营销管理制度,明确分行小企业业务准入政策,改进审查、审批流程和授权管理制度,加快审批效率,一笔贷款的审批在9天之内,最快1天即可完成。
    与此同时,该行还加大激励机制,加大对小企业项目营销的奖励力度。以“专心、专职”为指导,逐步打造有利于小企业业务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机制。
    如今该行已经针对于北京市场,推出多项创新产品,如专业市场个体工商户“租金贷”、小企业、个体工商户“联保贷”、外地在京小企业“商会推荐贷”、医院供应商小企业“药商贷”、休闲服务行业小企业 “连锁贷”、超市供应商小企业“超前贷”、科技型小企业“订单贷”等小企业金融服务产品。不仅实现银企之间的共赢互利,还逐步探索出小企业业务可持续发展的营销模式。
致力培育北京市场
    时到今日,杭州银行在北京进行小企业授信业务时,完全成为了一个高手。自从进入北京市场以来,该行已经对20多家专业市场和上百家商户进行了调研、谈判,并加强了与各地方在京商会的合作,从前期接触客户开始,到授信的调查、审查、审批,贷款的发放,贷后管理、贷款的回收等都使用标准化产品,产品标准化、作业流程化、生产批量化、队伍专业化、管理集约化、风险分散化,这样可以做到风险容忍水平内,提高效率,扩大规模,降低成本,满足了小企业客户信贷融资需求。
    杭州银行绝对不会浅尝辄止,如何拾阶而上,永远是他们思索的内容。“我们现在考虑的问题,不仅仅是如何直接为中小企业服务,还有要担负着如何培育市场的责任。” 该负责人表示。
    的确,在北京市场上,由于中小企业长期得不到银行的支持,其对于银行的信赖程度并不高。“好多目标客户表现得并不积极,追根溯源,他们觉得得到银行贷款的可能性不大。”
    如同一年遭蛇咬,十年怕井绳,北京的中小企业在十多年缺乏银行贷款的逆境中熬了下来,早已失去对银行的信心,也意识不到信用体系的重要性,假账、烂账自然丛生。“这和浙江的信用环境不同,在那里企业信用与能否得到银行的贷款,是密切相关的。”
    杭州银行北京分行将培育日益健康的中小企业市场为己任,已经迈出了有力的步伐,我们拭目以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