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交通银行特教园丁奖”表彰大会在南京举行 超过5700名特教教师受益

作者:王晓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12-03 21:34:06

摘要:“我国残疾人教育取得了跨越式发展,这离不开特教教师的倾力付出和锐意进取。”程凯在讲话中指出,2020年有4名特教教师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体现了特教教师这一群体的卓越贡献和劳动精神,设立“交通银行特教园丁奖”就是要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不断提升特教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获得感、幸福感。

2020年“交通银行特教园丁奖”表彰大会在南京举行  超过5700名特教教师受益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南京报道

如果说,残疾孩子是一群不知人间烟火的天使,那么,特教教师无疑就是一群守护天使的人。

12月3日,在第29个国际残疾人日当天,中国残联、教育部、交通银行共同在江苏省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举行2020年“交通银行特教园丁奖”颁奖活动,100名优秀特教教师荣获此奖项。中国残联副主席、党组成员、副理事长程凯,江苏省副省长赵世勇,交通银行副行长郭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特教处处长黄伟,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党委书记俞锋出席了颁奖仪式。1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特教教师代表参加了颁奖仪式,3名获奖教师代表作了发言。

“我国残疾人教育取得了跨越式发展,这离不开特教教师们的倾力付出和锐意进取。”程凯在讲话中指出,2020年有4名特教教师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体现了特教教师这一群体的卓越贡献和劳动精神,设立“交通银行特教园丁奖”,就是要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不断提升特教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获得感、幸福感。

据记者了解,“交通银行特教园丁奖”是由中国残联、教育部和交通银行共同设立的,旨在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倡导全社会关心支持特殊教育。每年在全国范围内表彰100名左右的优秀特教教师。

超过5700名特教教师受益

特殊教育事业,承载着残疾学生的求知梦想,关系着万千残疾人家庭的民生福祉,是一项充满博爱、惠泽群众、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崇高事业。

郭莽给出了一组数据:14年来,交通银行累计拨付捐赠资金1.08亿元,共有3.73万余名残疾学生、126所特教学校得到补贴,接近1700位优秀特教教师和260余位优秀残疾大学生获得表彰,超过5700名特教教师受益于该计划支持的培训。

“如果说贫穷是一锅凉水,那么残疾学生就是被凉水淹没了的‘饺子’,我们老师要做的就是不断地添柴加火,让‘饺子’获得能量,迅速成长成熟起来,挣脱贫困、奔向小康,小康生活是我和残疾孩子们共同的追求。”2020年度“交通银行特教园丁奖”获得者、贵州特殊教育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特教老师赵珊的一句话,留给记者特别深刻的印象。

几年前,赵珊班上有一名叫张帅的聋哑孩子,由于残疾,张帅的父母离开了他各自成家,他只有靠奶奶捡废品为生。

赵珊清晰地记得,有一年开学,张帅的奶奶带着张帅来学校报名交生活费,当时,奶奶苍老粗糙的手攥着一把零钱,她一边把钱塞给赵珊一边央求,希望可以先让她的孙子上学,然后,等地里的洋芋熟了再来补交剩下的费用。看着奶奶乞求的目光和佝偻的身影,赵珊的眼泪一下子掉了下来。

此后,张帅读书期间所有的费用,均来自赵珊微薄的收入。值得欣慰的是,赵珊的付出没有白费,2016年,张帅考取了北京联合大学,今年,又成为了我国第一批聋人研究生。

在赵珊看来,扶贫必先扶智,让每一个残疾学生学有所获、自食其力,这就是特教老师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其中明确要建成教育强国,因此特殊教育也要在获得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朝着现代化加快迈步。中国残联将积极配合教育部等部门,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发展,更加重视特教师资队伍建设,努力让残疾人群体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机会。

针对江苏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赵世勇表示,江苏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残疾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在中国残联、教育部的指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切实维护残疾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不断加大残疾学生就学支持力度,全省特殊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目前,全省在校残疾学生达4.3万人,其中在普通学校就读占比达52%,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6%以上;全省特殊教育学校106所,30万以上人口的县(市、区)基本建立特殊教育学校。

此外,江苏省残联、教育厅有关负责同志,中国残联教育就业部、交通银行办公室等有关负责同志,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部分师生,来自中西部地区参加特教师资培训班的特教教师参加了活动。

特教资源向中西部倾斜

发展特殊教育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取得较大发展,各级政府投入明显增加,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高,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基本实现了30万人口以上的县独立设置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的目标,残疾学生在国家助学体系中得到优先保障。

但总体上看,我国特殊教育整体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村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率不高,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发展水平偏低,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有待改善,特殊教育教师和康复专业人员数量不足、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为了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发展,提升特殊教育水平,进一步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帮助残疾人全面发展和更好融入社会,早在2014年,中国残联配合教育部等部门实施了《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以下简称“《一期计划》”),此后,中央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的支持力度。

首先,2014—2016年中央财政特殊教育专项补助经费每年4.1亿,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以2016年为例,专项补助经费支持中西部地区2.971亿元,占比72.5%,其中支持新疆自治区830万元,由自治区进行统筹,用于支持特殊教育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教室)建设等。其次,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提高到6000元以上,纳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分担,其中,西部地区为8:2,中部地区为6:4。2016年此项经费中央投入近17亿元。最后,鼓励各地设立省级特殊教育专项经费,并向省内贫困地区倾斜,如内蒙古特殊教育专项经费每年1000万元,陕西省每年3000万元。

随着《一期计划》的贯彻落实,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同时提出,“把提升最贫困地区教育供给能力、提高最困难人群受教育水平作为优先任务,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每个孩子受教育的权利”。

2017年,《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应运而生,明确要求“中央财政特殊教育专项补助资金重点支持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加强省一级对特殊教育的统筹”。此后,教育部持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扶持力度,努力提升包括新疆在内等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发展水平。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脱贫攻坚战决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为进一步助力脱贫攻坚,加快中西部贫困地区特殊教育发展,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献身特教事业,2020年“交通银行特教园丁奖”主要面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且长期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教师倾斜名额。

据记者了解,100名获奖教师中,87人来自中西部地区,且多为原国定贫困县的一线教师;平均从事特殊教育工作超过19年,其中47人满20年、11人满30年。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文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