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养+就业”一体化 小山村助残模式拔得全省头筹

作者:文梅 陈柯宇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11-27 20:28:28

摘要:为了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中的短板”,江口县率先创建了全省第一家残疾人托养中心“黔馨家园”,并通过发展相关产业促进残疾人就业,成功解决了脱贫难题。

“托养+就业”一体化  小山村助残模式拔得全省头筹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文梅 见习记者 陈柯宇 铜仁报道

汽车在雾气环绕的半山腰上小心翼翼地向上攀爬,道路两旁是毗连的庄稼和郁郁葱葱的树木,不一会儿,车在山顶的“仙境之地”停稳,这里就是贵州铜仁市江口县鱼良溪村残疾人托养中心“黔馨家园”。

村支书杨再炼满面笑容地上前迎接,用当地方言像叫家人一般亲切地呼唤“来宝”、“金花”,告知住在这儿的“家人们”来客了。听闻动静,七八个残疾人纷纷迎了上来,杨再炼挨个热情地介绍:“这位在我们这儿住了5年啦,这位每逢人来都要展示自己的存折……”

作为土生土长的鱼良溪村人,杨再炼从2004年开始担任村支书,从2013年开始致力残疾人托养工作。他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只要我还在黔馨家园一天,还当一天村支书,这里的残疾人就不会没有人管。”

据了解,鱼良溪村共有19个村民组,1082户人家,4588口人,其中持证残疾人116人。为了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中的短板”,江口县率先创建了全省第一家残疾人托养中心“黔馨家园”,并通过发展相关产业促进残疾人就业,成功解决了脱贫难题。

“今后我们仍会主抓集体经济,将现有的产业做大做强,将盈利所得覆盖全村的老百姓,让每个人能获得200到500元不等的分红,让残疾人也获得更高的收入,全面啃下残疾人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杨再炼说。

托养拔头筹

作为贵州省第一家残疾人托养中心,黔馨家园的成长历经了漫长的摸索过程。

江口县闵孝镇鱼良溪村一直以来有着丰富的森林植被覆盖,气候宜人,蔬菜、瓜果产业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体面的收入。“我们村普通人种大棚西瓜大棚草莓,在2020年进入小康社会是绝对没问题的,但重度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则很难过关。”杨再炼说。

2013年,杨再炼召开村委班子会议,决定为村里的残疾人在村集体经济中设立工作岗位。2015年,江口县残联对鱼良溪村的做法给予了极大肯定,授予了鱼良溪村“残疾人就业创业示范村”称号,并颁发奖金20万。经村委会委员讨论,大家一致决定将20万奖金作为启动资金,在山顶上建一所残疾人托养中心,对残疾人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就业。

崭新的残疾人托养中心建成了,村里的残疾人得到了更好的照顾,但风险也随之而来。有一天晚上,凌晨两三点钟左右,黔馨家园的一个残疾人突然发病,杨再炼立即送他到两公里外的卫生院,才确保这个人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杨再炼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很多残疾人会在晚上发病,不仅精神状态不佳,还会“扯皮”,残疾人的人身安全缺乏保障,这对托养中心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经开会讨论后,村委会决定由村党支部书记带头,村“两委”6人24小时在托养中心轮流值班,像亲人一样照看这里残疾人的生活,化解他们的矛盾,24小时轮流值班的制度就这样建立了起来。此后,从组织建设示意图、管理人员制度、托养人员守则到残疾人防走失应急预案,黔馨家园的规章制度逐渐健全,管理也越发规范。

此外,黔馨家园还为托养残疾人每人购买了人身意外保险,与50岁以下的托养残疾人儿女签订协议,50岁以上与本人签订协议,确保人身安全。“从2013年到现在已经7年了,残疾人工作方面我们没有出任何差错,也没发生任何意外。”杨再炼说道。

目前,鱼良溪村建成了残疾人托养中心4家,以“黔馨家园”为代表的残疾人托养模式从2017年开始向贵州全省推广。

家园里脱贫摘帽

有了托养中心, 残疾人生活逐渐有了保障,但残疾人群体的就业问题仍悬而未决,如何使残疾人在今天拥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黔馨家园为托养残疾人提供了多种就业模式。

据杨再炼介绍,黔馨家园内设就业岗位,根据残疾程度的不同分配工作,为托养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目前黔馨家园共有托养残疾人22名,各人根据自身情况负责扫地、做饭、清洗衣服等不同工作,实行周一到周六的打卡考勤制,平均每人每月可获得800元收入。

患有先天性侏儒症的姚金花从2015年黔馨家园成立之初便生活在这里,58岁的她负责为黔馨家园的托养残疾人做饭,并给一位生活无法自理的老年人做护理,帮她洗衣服、洗澡、上厕所,两份工作加起来,一月能有1300元的收入。姚金花的丈夫也是黔馨家园的托养残疾人,每月在生态猪养殖基地务工,同时还在黔馨家园照顾一位坐轮椅的老人,两项收入加起来能有900元。

以前,姚金花一家除了干点农活,养一头猪之外,基本没有收入来源,主要靠低保金过活。来到黔馨家园后,夫妻两人一月收入可达2200元。“多亏了杨支书和党的好政策让我过上了好日子,我在这儿生活得非常开心。”姚金花说。

黔馨家园里几乎每人都通过劳动获得了体面的收入,而在黔馨家园之外,也有多种残疾人就业方式在展开。据了解,目前黔馨家园还有残疾人就业岗位7个,分别是生态猪养殖基地、红心猕猴桃基地、残疾人理发社、村集体经济钓鱼基地、酒店服务、村民组卫生管护、鱼良溪水库卫生清理。27岁的杨胜玉目前在鱼良溪村酒店负责打扫卫生的工作,每月有800元收入。“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收入,我感觉很自豪。”杨胜玉如此说道。

“2018年以前,我们付给托养人的工资都是由国家兜底的,在发展其它产业后,现在我们不仅能自给自足,用自己挣的钱给残疾托养人发工资,还帮助黔馨家园的14名残疾人脱掉了低保的帽子。”杨再炼说。

见习编辑:刘兴 主编:文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