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华夏时评:一项制度三个机制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新路径

作者:本报评论员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11-20 17:51:52

摘要:如何再接再厉、一鼓作气,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有新的路径方向和新的着力点。

华夏时评:一项制度三个机制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新路径

如何再接再厉、一鼓作气,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有新的路径方向和新的着力点。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提出:“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等机制”。这“一项制度”、“三个机制”基本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路径和用力方向。

《建议》提出:“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我国虽然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口,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口,但由于目前社会保障城乡筹资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异,脱贫攻坚期建档立卡贫困户也只覆盖到农村总人口的近六分之一,如何实现“十四五”时期“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仍需加大对农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低收入人口的帮扶,特别是需要针对农村留守老人、残疾人和城镇特困人口,加快推进社保转移接续,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健全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和设施,完善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实现上述目标,仍需中央顶层设计与特别支持和地方落实主体责任相互联动,巩固好拓展开脱贫攻坚成果。

《建议》提出:“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这一机制的建立是攻坚期后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大文章,核心是“保持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需要特别关注“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的提法,“低收入人口”怎么确定?有无可衡量的标准?“欠发达地区”还划定不划定具体范围?这都有待着“十四五”规划纲要能予以明确。不过,“建立帮扶机制”,当然应是人、财、物都有的帮扶,至少也应该是“以投资换帮扶”的机制创新吧。

《建议》提出:“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随着攻坚期的临近,2019年以来,国家和地方关于脱贫攻坚的各类文件和会议,这句话出现的频率都是较高的,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当然首先要从防止返贫并减少新的致贫着手。有关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国22个扶贫重点任务省大约有200万已脱贫的贫困户被纳入返贫监测对象,有300万可能致贫的非建档立卡户被作为边缘户,加起来大约500万,与2019年底尚未摘帽的500多万建档立卡户规模大致相同。如何健全返贫监测?监测对象的范围如何框定?除了家庭收支情况外,还有哪些内容必须纳入监测?有返贫和致贫风险的家庭如何帮扶?是否延续脱贫攻坚期的政策措施?《建议》明确要求,“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在实现了“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目标后防止返贫和新致贫的重要后续工作,必须持续做好。

《建议》提出:“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等机制。”“脱贫攻坚,全国一盘棋”,作为最能充分发挥我国制度优势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已然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扶贫故事”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实现共同富裕的“大战略”、“大布局”和“大举措”。同时,“对口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也是“中国式减贫”的鲜明特征。如何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在迈向新征程的新起点上让这些机制持续发力、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接续好乡村振兴,是对各级党委政府“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承诺的又一次考验,也是能否更加有效将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实践形成的扶贫开发成功经验传承下去、发扬开来的一次检验。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